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337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那有空想这些事情,都在想着筹银子的事情,筹集不到足够的银子,他们最后的那点工厂、作坊都要没了。”

    “哈哈”

    身边的众人一听,一个个都忍不住高兴的大笑起来。

    看着这些守旧派的官员就来火,明明享受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红利,偏偏还要砸了新时代的大锅,这不是自己被时代所抛弃嘛。

    别看这朝野上现在是守旧派的官员占据着上风,但是在朝野之外的地方,守旧派的力量根本就微不足道,远不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所相比。

    梁储、杨廷和、毛纪等人听到了韩文等人的笑声,顿时一个个都看了过来,阴沉着脸默不作声。

    很快就到了上早朝的时间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太监尖锐的声音响彻金銮殿,很快就有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弹劾前内阁首辅刘晋,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闭塞言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有守旧派的大臣似乎是恼羞成怒的样子,竟然一顶顶的帽子不断往刘晋的脑袋扣了上去,这尼玛随便坐实一件的话也足够让刘晋掉脑袋了。

    要是这图谋不轨坐实的话,足够诛九族了。

    “……”

    听到这个人的话,弘治皇帝都无语了,这朝堂的气氛真是变了,又和以前了,没完没了的互相攻讦、争吵、辩解什么的了,都无心去处理国家大事了。

    刘晋这个前内阁首辅重臣都被这样弹劾,更何况是其它的大臣了。

    “看来这一次也是把他们给逼急了,现在是兔子急了乱咬人了。”

    弘治皇帝心里面思索起来。

    朝野之外的事情弘治皇帝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知道这些守旧派官员们现在的小日子非常难过。

    被新兴的资本家釜底抽薪,直接就将他们的羊毛给薅光了,现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了,完全撕破脸皮的乱咬人了。

    这样下去的话,可不行,对朝廷,对国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这天天攻讦、弹劾的,搞来搞去的,那个大臣还有心思来做事?

    “差不多也就可以了,给他们一些教训就行了。”

    心里面弘治皇帝也是准备来当这个和事老了,准备给这些守旧派的官员们留点家底,这要是真的全部一次性搞完了,到时候就真的要没完没了了。

    “臣弹劾前内阁首辅王守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勾结朋党、图谋不轨、闭塞言路、蒙蔽圣听、以权谋私……”

    一个大臣刚刚说完,立即又有大臣站出来弹劾王守仁,顿时又是让人一阵的无语。

    “陛下,大明第一银行存在非法经营,以贷款谋夺他人财产,臣请陛下查封大明第一银行!”

    有大臣将矛头对准了大明第一银行。

    “……”

    弘治皇帝更是无语了,麻蛋,你是眼瞎还是故意的,不知道这是朕的产业吗?

    还非法经营,这是求着你贷款了,还是说硬要贷款给你了?

    还不是你自己的不知天高地厚,非要大肆的扩张贷款,这还不上贷款了就来怪大明第一银行。

    贷款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风险意识,银行的贷款用起来是很舒服,这还贷款的时候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还不上贷款的时候,痛苦也是无限的。

    早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吵吵闹闹了两三个小时。

    下了早朝,和往常一样弘治皇帝将重要的大臣召集到自己的尚书房内继续开小会。

    “诸位爱卿啊”

    “事情朕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朕会通知大明第一银行继续给你们贷款,暂时先不催你们还银子了。”

    弘治皇帝看着无精打采,愁眉苦脸的杨廷和、梁储、毛纪等人,想了想也是说道。

    “真的?”

    杨廷和、梁储等人一听,顿时就一下子激动的站了起来。

    现在一个个都在为偿还银行贷款的事情发愁呢,这能不能守住家里面最后的那点财产来,这都还是要看银行这边了。

    现在有了弘治皇帝发话,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嗯”

    “你们都是国之栋梁、身系大明的江山社稷,岂能为了这区区一点小事愁眉苦脸。”

    “看看现在的朝野,每天吵吵闹闹,弹劾来、弹劾去的,还有一点样子吗?”

    弘治皇帝点点头,同时话里面的意思也已经说的足够清楚了。

    那就是放你们一马可以,但是是有条件和前提的。

    那就是你们以后给我老老实实的去做事,不要再弹劾来、弹劾你,闹来闹去的影响了大明的国家大事。

    这吵吵闹闹的,国家大事一件都做不成,都在为了争权夺利的事情而闹个不停。

    就现在,今年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北方草原省、西北是、中亚省、西域省、辽东省都遭遇了大学灾,草原牧民生活艰难,电报都一封接一封发过来,请求朝廷这边调集粮草支援。

    然而早朝上面竟然没有大臣提这件事情,这让弘治皇帝是极其不满的。

    吵归吵、闹归闹,这国家大事还是要一样要办好来的。

    要不是现在电报发达,再加上自己有厂卫的力量,弘治皇帝都可能会不知道北方数省出现大雪灾的事情。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