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内家拳演义

章节目录 八,武禹襄太极拳论(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接上章注释)身体上下前后左右都要有意,意不在外面,而在身体本身之内,即身体各部位都要习练出意,只有身体各部位都习练出意了,才能够对内里心神抽合作出压缩旋转的反应,以达到使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进行能量蓄发。

    使用周身整体进行能量蓄发,就不可偏执固守于一处,即周身整体之能量要在上下运行,劲力从根节贯通上行,上半身的发力是基于下半身的上下贯通之力的。上下贯通之力在身体前后之周天运行,前后兼顾;在身体左右对拉拔长,故左右之力与上下之力运行一样,不可单独在某处发力。

    如果要向上发力,则不可像肌肉紧张发力那样直接使蛮拙之力向上发力,而是要心力与周身整体向下压缩旋转,则自然获得上行上下贯通之力。此上下贯通之力并非直力,而是由压缩旋转在身体横竖两个方向生成的混元劲力,即有上下之力又有左右旋转之力,故而能够将对手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即捧劲加冽劲。这样才能够拔去对手劲源,断去对手根基,一下子在瞬间打败对手。

    因为要获得连绵不断的劲力需要进行虚实转换,故身体一定要分清虚实,无虚实则不能转换,不能转换则劲力僵死矣!

    而周身每个部位都要有虚实之分,以做吞吐转换。周身每个部位的虚实是通过此部位的外部压缩旋转与内里的对拉拔长进行的,这就是以前所说的气圈,即身体在每个部位之间都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能量运行环,使得能量在气圈中循环往复地运行。而每个气圈之中的能量运行是服从于周身整体在大周天的能量循环往复运行的。即周身整体能量的虚实转换在每个部位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只有周身一气了,才能周身节节贯串。身体在任何一个部位使用蛮拙之力发力,则身体受阻不通,故无令丝毫间断耳。

    刘百成注释完张三丰太极拳论,问肖千羽有何意见。肖千羽说道:“张三丰祖师之太极拳论,根本就没有讲习练方法,而只是讲了使用方法,其实就是打法。并且也没有谈论心力,只讲了气、意二字。使用我想这张三丰祖师之太极拳论,是建立在形意拳之能量蓄发基础之上而说的,换句话说,张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只是在告诉后人一种形意拳的能量蓄发的不同使用方式而已,即将形意拳一蓄一发一抽合的一次性能量蓄发过渡到周身一气,气运九曲之用。而要将形意拳之能量蓄发过渡到太极拳之能量蓄发,就是要加入阴阳转换,故在拳论最后写了一句‘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仅此一句话,就将形意拳与太极拳之能量蓄发截然分开了。”

    李进插言到:“对,师父教我们形意拳时,虽然也讲了虚实,但只是为了强调在一条腿上蓄积能量而另一条腿是虚的而已,并且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论中也没有讲虚实,这虚实及转换,是只有太极拳才有的东西。”

    刘百成道:“对!这气运九曲、虚实转换,就是太极拳与形意拳之别。这虚实转换本质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阴阳转换。其实那形意拳在一条腿上蓄积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后,也是以向虚腿转换的方式发拳的,所以形意拳要一步一拳,这也是虚实转换,只不过形意拳不刻意强调虚实转换,因为形意拳一次性的虚实转换没有强调的必要,。至于那张三丰祖师为什么不讲内里之五行之力,我想除了肖千羽兄说的原因之外,那思想保守,不想泄露太极功夫之全部,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三人畅所欲言,刘百成与肖千羽兴起了就要比试一番,还共同教李进练拳。

    三人又共同注释武禹襄太极拳论如下:

    (原文)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注释:太极,由无极而生。无极者,天地先天之混沌一气、人体先天之一气也。太极内含阴阳,在宇宙表现为天地之分,在人体表现为呼吸之阴阳二气。

    太极拳由呼吸二气分出阴阳,进而呼吸二气与人体之先天一气合一,亦将人体先天一气之心力分出阴阳,心力下行为阴,上行为阳。心力之上下运行又驱动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外部能量蓄发,使得身体开始动。故这人体之心脏蕴藏的先天一气即为无极,先天一气与呼吸之气合一即为太极。太极分阴阳,能够驱动身体,故太极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注:不要以肌肉紧张发力看待太极拳论,太极拳是排斥肌肉紧张发力的,人体在不使用肌肉紧张发力时是不能动的,只有启动了心力分出上下行的能量蓄发的阴阳,才能够让身体动起来。)

    身体一动则再次分出阴阳,即上下行之能量蓄发运行。即身体的每一个能量蓄发的过程都是由阴阳转换后再阴阳合一完成的。即太极拳的阴阳转换之中并非只有转换,还要有阴阳合一。阴阳转换是为了达到阴阳合一之目的,即每一个阴阳转换都是要生成一个阴阳合一的新的“东西”,而这个新的“东西”会再次以阴的方面存在而生出另一个阴阳转换。比如说:人体心脏之先天一气本无阴阳,先天一气作为一个阴阳的一方,而呼吸作为阴阳的另一方,这就在先天一气与呼吸之间形成阴阳转换,而这个阴阳转换的目的是要达到阴阳合一的,即先天一气与呼吸之合一,这样就生成了心力。即心力是先天一气与呼吸之间阴阳转换而生成的阴阳合一的产物。先天一气与呼吸经过阴阳转换而合一为心力之后,心力下行而使身体获得上行上下贯通之力,则为心力作为另一个阴的方面参与到另一个阴阳转换过程之中,即阴生阳,心力之阴下行生成上行之上下贯通之力,然后再开始生成心力与上下贯通之力的不断的阴阳转换。而心力与上下贯通之力的阴阳转换就生成了周身整劲这个太极拳所追求的目标。以上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心力下行到尾闾、会阴,尾闾与会阴之间的不断的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就生成阴阳合一的精的能量,而精的能量下行在脚跟脚踝部位的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就会阴阳合一而生成气的上行能量,气的上行能量在玉枕、百会部位的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就阴阳合一为神的能量。而先天一气被无数次阴阳转换后而生成的精气神的能量,就是周身整体生成的上下行的能量的阴阳转换,生成周身整劲。以上太极拳的能量蓄发过程,就是先天一气经过无数次阴阳转换而得,所以这太极拳才得“太极”之名!

    大家看看以上太极拳的能量蓄发,与大家学到的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原理是不是一致的!

    (注:这太极拳之原理,有科学原理以及哲学原理作为支撑,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如果不讲这些科学和哲学原理而使用玄幻、迷信之说解释太极拳之人,就是糟蹋太极拳之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