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贵和堂

章节目录 第八十章 谋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两辆骡车驶进药材铺后院,柱子等人跳下骡车。

    为了隐藏几人的行踪,顺子领着柱子一行人,径直走去先前说好的夏房。

    赵苗氏见来的这伙人,身上都带着刀,未免有些害怕,跑去堂屋问赵四咋回事?

    不等赵四开口,赵大郎已瞧出一些端倪,开口呵斥着婆娘;

    “你大呼小叫的咋呼个啥,先给他们哥几个,弄些吃的送过去。”

    “嫂子莫慌,那些是我的朋友,进山办点事儿。”

    赵四这般解释了一句,七女被绑票之事,还没敢让赵苗氏知晓,怕她担惊受怕露出马脚。

    赵苗氏依然有些慌乱,却也按着男人的吩咐,走出堂屋,给来人弄吃的去了。

    看着婆娘走出屋去,有些担心的赵大郎,这才对赵四说道:

    “老四,山里土匪几十号人呢,你带来的这几个人,怕是弄不过他们。”

    赵四还在盘算着,如何行事最为稳妥,就没接大哥这话茬儿,只是应付着‘嗯’了两声,紧锁着眉头,想着行事细节。

    赵大郎有些焦急,站起身来,道:

    “这片深山老林俺熟得很,先进山去探个虚实,你们就等在这里,切不可轻举妄动。”

    赵四见大哥要进山去,这才收敛心思,连忙叫住他,道:

    “哥!过会儿天就要黑了,不能进山去冒险,不如等明儿个清早,大哥你装作给山里人送草药,咱一起进山。”

    “山里的响马人数不少,白天贸然行事,怕是多有不便……”

    赵大郎这话还没有讲完,忽然又想起什么,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抬手拍了拍脑门子,道:

    “等会儿!让俺再想想。”

    “闹饥荒这两年,有不少逃荒的灾民,入伙做了土匪……但今儿个离开的这些人,却都是些老面孔……”

    “大哥的意思,留在山上的都是新人?”

    “离开的那些土匪,没几个是生面孔,并非后来入伙的流民。”

    赵大郎这般笃定的说着,却见赵四若有所思地样子,也就没有理会方才他的质疑,接着说道:

    “怕就怕是到了晚上,离开的这些土匪,忽然杀个回马枪,返回寨子就不好说了。”

    闻听此言,赵四心有所动,问道:

    “这伙儿土匪进、出山里,可还有其他的途径?”

    “倒是也有其他进山的路,不过那些都是狭窄山径,远离大路不说,还要翻山越岭,只能轻装简行,骑不得马。”

    赵大郎想了想,接着说道:

    “那些狭窄山径,只有响马们落难跑路时候,才会考虑,平日里没啥紧急状况,不会费那个周折。”

    赵大郎这样一说,赵四心里有了底,思索片刻,已是拿定了主意;

    “要不这样,今晚让人守在这条路上,要是离开的那伙儿土匪,夜里没有返回山寨,明儿个一早咱就进山。”

    赵大郎还是有些不放心,道:

    “这样贸然进山,土匪们要是有所察觉,撕票咋办?再说,还没摸清山里是个啥情形,留守的响马有多少人手哩!”

    赵四知道,大哥的担心不无道理,于是,便道出了他的打算;

    “明天咱进山之后,不要惊动这伙儿土匪,只在他们的老巢外围盯着,要是能找到‘秧子房’就最好不过。”

    “到时候,咱偷偷溜进去,先把老七抢出来再说,到时我和顺子他们阻拦土匪,你带着老七往山下跑。”

    赵大郎还是有些担心,提醒着赵四,道:

    “你可得想周全喽!老七可是咱的亲外甥,万一响马有所察觉……可没处淘换那后悔药去。”

    赵四没有理会大哥的担心,他依然按着自己的思路,解释着说道:

    “刚才我说的是最坏的情形,大哥你也知道,土匪们之所以要绑票,无非就是想勒索些钱财……”

    “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派出‘花舌子’,送信儿去贵和堂,姐夫肯定会答应交赎金。”

    “到时候,响马必然会带着老七,到拿钱换人的地方去交易……”

    “而且,为了掩人耳目,带老七过去交易之人,必然不会很多。”

    “咱就利用这个空子,待到他们离开山寨,咱就出其不意,半路动手抢人,先把老七抢回来再说。”

    赵大郎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赵四这计划切实可行,多少有些安心。

    而赵四则看了赵大郎一眼,问道:

    “对了,大哥你领着俺们进山,不会影响生意吧?”

    他是担心土匪报复赵大郎,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却是明摆着的。

    赵大郎自是管不了那么许多,随口说道:

    “先救人要紧,哪里还顾得那么许多。”

    “再说了,山里这股子响马,外去做买卖,总会有人受伤,都是带来我这铺子,俺亲手医治。”

    “有了这些交集,响马里那些‘四梁八柱’的大小头目,虽说换了几茬儿,俺也都还认识,不会把我怎么样。”

    “要不是响马们的规矩多,俺都想直接上山去要人哩!”

    赵四听了,连忙劝阻着,道:

    “上山去要人万万行不通,土匪有条规矩还记得不,‘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次要不是逼得急了,也不会在附近做出‘抱童子’这事儿。”

    赵大郎晓得土匪有这规矩,如今坏了规矩,怕是真的要挪窝儿了。

    两人说话这空档,赵苗氏做好了晚饭,端上饭菜走进堂屋。

    两人随之转变了话题,没再提进山之事。

    匆匆吃过晚饭,赵四便起身走出堂屋,在外面找到顺子,让他安排人手,今夜轮流蹲守进、出山里的路径。

    赵四这般嘱咐着顺子,说道:

    “只能暗中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让其他人早点歇息,养足精神,明儿个一起进山。”

    顺子答应一声,安排人手去了。

    赵四和衣躺在土炕上,盘算着明天进山后的行事细节,有些困乏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顺子忽然进屋来叫醒他,给他说着发现的情况;

    “四哥,有个土匪出山去了,没瞧见带着小少爷。”

    赵四立刻坐起身来,关切的问了一句;

    “看清楚了,就一个人吗?”

    “就一个人,要不要擒下他?”

    顺子说着,有些兴奋地给赵四出着主意;

    “不如趁着月黑风高夜,摸上山去,抄了他娘的老巢。”

    赵四思索好一会儿,摇头说道:

    “咱不熟悉山上的地形,这样黑灯瞎火的进山,跟个睁眼瞎似的,误打误撞会很麻烦,还是等明儿个天亮再进山,便宜行事。”

    顺子只好作罢,却还有些不死心,道:

    “看那人的样子,像是出去送信儿的花舌子……”

    “若是他今晚返回,俺就领几个人,尾随他摸进山去,有机会救人就救,不行就等明天,四哥你上山后再动手。”

    赵四想了想,觉得顺子这主意可行。

    但他又有些担心,柱子那暴躁的性子会坏事,于是让柱子留下,其他人手可以随顺子先摸进山去。

    末了,他嘱咐着顺子,说道:

    “若是对方人多不好下手,切记不可轻举妄动,先找地方藏起来,等天亮我和柱子赶过去,再见机行事。”

    “四哥放心,俺晓得其中的利害。”

    而赵四却已是目露凶光,随口吩咐着顺子;

    “你给兄弟们交代一声,真要是动起手来,不必留情,官府早已发布告示,乱世土匪,格杀勿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