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柴荣即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却说赵匡胤带兵回朝,于路无话。行了多日,早到了汴梁城外。匡胤扎下营寨,至王府见了柴荣,把始末根由说了一遍,柴荣大喜。

    次日周主坐朝,文武齐聚。赵匡胤在朝门外候旨,有黄门官进朝启奏,周主即宣匡胤见驾。匡胤领旨到金阶朝拜,口称:“万岁,臣赵匡胤奉旨领兵剿叛,高行周自刎,现已将他的首级取来缴旨。”周主传旨:“将高贼首级取来朕看。”承御官奉旨将首级取出,放在盒内转到驾前。周主定睛细看,果是真实。但见他面目如生,颜色不改。周主冷笑道:“高行周啊高行周,不想你也有今日!你往日的英雄气概哪里去了?”言未已,只见那首级二目圆睁须眉乱动,把口一张,呼的一声风响,喷出一股恶气来。吓得周主往后一仰两腿一登,牙关紧闭双眼直翻。两边内侍惊慌无措,连忙扶住齐叫:“万岁爷苏醒!”叫了好一会不见醒来。没奈何,连着龙椅抬进宫中,扶持寝卧龙床。急召太医院医官诊视,下药调治。周主服药之后,直至半夜方才苏醒。

    周主被高行周首级怨气所冲,致成重疾。残冬已届,周主勉强支持,亲飨太庙,自斋宫乘辇至庙廷,才行下辇。由近臣扶掖升阶,甫及一室,已是痰喘交作,不能行礼。只得命晋王柴荣恭代,自己仍退居斋宫。夜间痰喘愈甚,险些儿谢世归天,幸经良医调治始得重生。越日就是广顺四年元旦,周主又复强起,亲至南郊,大祀圜丘。自觉身体疲乏,未能叩拜,只好仰瞻申敬,草草成礼,礼毕还宫,御明德楼,受百官朝贺,宣制大赦,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内外文武百官加恩优赉,命妇并与进封。周主经此一番劳动,疾愈加剧,以此臣下不能进见,终日忧惧,众心惶惶,及闻晋王典掌内外事权,人心方安。

    却说后周朝里,郭威还有一个外甥,叫李重进。李重进不仅年龄比柴荣稍大几岁,而且早就手握重兵,战功卓著,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班底和显赫的威望。此人心高气傲,绝不肯屈居人下,郭威为了确立柴荣的继承人身份,每次正规场合当着朝臣的面,都要命令李重进向柴荣下跪朝拜,李重进心中不服,可又无可奈何。

    柴荣总握内外兵柄,每日在府中办事,人心少安。忽由澶州牙校曹翰入都见柴荣,拜谒已毕,即与柴荣密言道:“大王为国储嗣,当思孝养。今主上寝疾,大王不入侍医药,镇日在外办事,如何慰天下仰望呢!”

    柴荣不禁大悟,便留翰居府代决政务,自己入侍禁中朝夕侍奉。

    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难以恢复,便嘱咐柴荣说:“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安葬后,招募附近百姓三十家,免除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衣瓦棺。”又告诫柴荣说:“我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的缘故,而汉文帝因为一贯节俭,简单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到今天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的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我的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间县)、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东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接着,他大封群臣,命柴荣继位说:“我看当世的文才,莫过于范质、王溥,如今他俩并列为宰相,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如果你违背我的话,我将不会赐福给你。”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任命柴荣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即以王判内外兵马事),任命镇宁军节度使郑仁诲为国防部长(枢密使),同时速诏中央殿前禁军总司令(殿前都指挥使)——外甥李重进入宫,当面向柴荣行跪拜之礼,确定君臣名分,并嘱咐李重进用心辅佐柴荣,共保江山。

    当天,郭威咳喘不止,口吐鲜血不能言语,待至深夜一命归天。

    郭威死后的庙号为太祖。郭威一共在皇位上坐了三年,从正月里称帝,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终年五十一岁,葬于嵩陵。

    史载郭威有“一后三妃”四任正室,分别是柴氏、杨氏、张氏、董氏,此外还有皇甫氏、刘氏、李氏等嫔妾。相比于开国创业,郭威在情感和私生活方面更为传奇,原因是他的四位后妃在嫁给他之前都嫁过人,有的还不止嫁过一次。

    第一位柴氏。她原是后唐明宗的嫔妃,明宗去世后,被后唐闵帝裁撤出宫发遣回乡。回乡途中,柴氏遇见了卖狗肉的郭威,两人一见倾心,于是排除干扰结成夫妻,时年郭威24岁。

    第二位杨氏。她曾两次嫁人,两次守寡。杨氏年轻时,以美貌而被选入后梁赵王宫中为姬妾。后来赵王死于宫廷政变,杨氏流落民间嫁给平民,但没几年第二任丈夫也死了。此时,郭威闻听杨氏美而贤,在杨氏之弟的极力撮合下结为夫妻。郭威称帝后封她为淑妃。

    第三位张氏。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在后梁赵王手下任职。前来平乱的军队禆将看到张氏的美貌,带回太原老家做儿媳妇。后来,张氏丈夫去世。而此时身在太原的郭威便娶了张氏。在郭威起兵反汉时,张氏和羁留在东京的郭威其他家属一起被斩首。郭威称帝后追封张氏为贵妃。

    第四位董氏,以侧室身份嫁给郭威。她原是一个底层小吏的女儿,战乱中曾与家人失散,十三岁时回到亲人身边,由大哥做主嫁给一位后晋官员为妻。后晋灭亡后,她的丈夫被掳身亡。郭威带兵路过洛阳时将寡居的董氏聘纳为妾。郭威称帝后,将董氏册封德妃。

    遗憾的是“一后三妃”都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嫔妾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青哥(郭侗)、意哥(郭信)。由于起兵反汉,刘承祐把留在汴京的郭威亲属杀了个精光,其中就包括张贵妃、青哥和意哥,还有柴荣的家室孩子等

    郭威儿子被杀,可他还有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而柴荣只是妻侄。郭威选择一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接班,也是他的传奇一面。

    郭威和四个正室都很恩爱,没有废掉一个再娶另一个。都是前一个去世后再娶下一个的。

    郭威粗鄙少文,但他的四个正室都受过文化教育,身世不凡。尤其是柴氏,可以说没有柴氏,就没有郭威的脱颖而出。所以为报答柴氏,郭威才传位柴荣,这在中国帝王史上是没有的。

    后世文人对郭威娶四个寡妇为正室表示〝不可思议〞。其实那个时代规矩并没有那么多。中国女人的贞节观是宋明理学确立的。大唐时贵族女人有三五个情人很正常,上朔到汉朝,汉武帝的母亲也是二婚的,入宫前还生了个女儿。

    却说北汉主刘崇闻周主弃世,心中大喜,与文武议道:“郭威篡刘家天下,每欲复仇,恨无其力。今郭威已死,我欲取中原,恢复旧业可望矣。”乃遣使臣将金帛财宝结好契丹,借兵复仇。契丹得了金宝,大喜,即差耶律奇为元帅,杨襄为先锋,起精兵二万,往北汉助援。耶律奇、杨襄领旨,即日起兵,到晋阳会兵。北汉主见契丹兵至,即拜白从辉为元帅,张元晖为先锋,命长子承钧与亲军使丁贵等同守晋阳。自领大兵二万,与契丹合兵,离了晋阳,向潞州进发。

    潞州古称上党,号称“天下之脊”,是连接山西和中原的重镇。

    潞州守将李筠,听说北汉主借契丹兵来征中原,忙与众将商议战守之策。大将穆令均说道:“主帅勿忧。北汉若来攻打潞州,末将不才,愿领精兵出城杀贼,务要生擒刘崇献于麾下。”李筠闻言大喜,传令点兵准备迎敌。哨马报入北汉营中,刘崇便与张元晖计议道:“潞州兵素来怯弱,易与为敌。汝可领兵一万于巴山原埋伏,候敌兵到来乘势夹攻,可获全胜。”张元晖领兵而去。又点辽将杨襄,领部下精兵五千出战,只要败,不要胜,诱敌人来,自有方略。杨襄领令而去。刘崇亲领大兵接应。

    次日,潞州城内炮响城开,一队人马来到阵前。只见穆令均顶盔贯甲一马当先,手执长枪出阵大骂:“背国反臣!焉敢犯我边界?好好退兵饶你一死;若执迷不悟,叫汝片甲不回。”杨襄拍马舞刀直取令均,令均举枪相敌。二人战上十余合,杨襄虚晃一刀诈败而走。穆令均不舍随后追来。只听一声炮响,张元晖伏兵齐起,从刺斜里杀来,杨襄兜马回身两下夹攻。穆令均措手不及,被张元晖一刀砍于马下。

    北军乘势追杀,南兵死者甚众。那些残兵败入城去,将城门紧闭。张元晖与杨裹收兵还营。李筠见穆令均阵亡,又折了许多人马,忙令牙将刘瑗、王真坚守城池,一面差人星夜到京告急。

    世宗得表大怒,与众臣商议,要御驾亲征。大臣们说:“陛下刚刚即位,人心容易动摇,不宜亲自出征,还是派个将军去吧!”

    周世宗说:“刘崇趁我刚遭到丧事,又欺侮我年轻即位,想吞并中原。听说这次他要亲自来,我不能不去对付他。”

    大臣们看周世宗态度坚决,也就不作声了。这时一个老臣站出来反对,他就是太师冯道。

    冯道从后唐明宗那时起,就当了宰相。以后换了四个朝代,他在每个朝代主子面前都能随机应变,讨得新主子的欢心;辽兵占领汴京的时候,他主动朝见辽主。一些新王朝的皇帝也乐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保持着宰相、太师、太傅等重要职位。

    这一回,冯道看周世宗年轻,就以老资格的身份来劝阻周世宗亲自带兵出征: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以万众之尊,亲临不测之地,臣窃以为不可也。”世宗道:“唐太宗得天下,凡有征伐,未尝不亲临,唐太宗尚如此,况于朕乎?”

    冯道奏道:“不知陛下能为太宗否?”

    世宗道:“刘崇以十二州之地,兵力单弱,其所倚仗者,不过藉契丹以为救援;以朕士马之众,兵甲之强,破刘崇就像大山压鸡蛋一样容易。”(“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

    冯道道:“未审陛下能如山否?”

    周世宗听了十分气愤,一甩袖子,起身离开朝堂。

    为了这件事,周世宗对冯道十分不满。不久派他去修造周太祖的陵墓。

    冯道号称五代最牛公务员,在刘守光手下就开始当官,一直当到柴荣,其油滑于官场的能力史所罕见,就算后周又灭亡了估计他还能在新朝廷当官,犯不着这么激动地驳皇帝面子,可见冯老先生对柴荣的确是一颗赤诚忠心,逆鳞直谏,理也说到了点子上,不过周世宗还是决定御驾亲征!

    事实上,周世宗还有一个打算,就是要通过一场大战,树立起他在军队中的威信。冯道所说的风险他当然全部都要承担,但是生就乱世,热血男儿岂能不担风险!皇帝的龙阁暖裘、嫔妃佳丽固然令人不舍。但柴荣注定是要跨上战马,提起铁剑,浴血在疆场上的勇士。即使有朝一日遭遇李存勖一样的困境,那也宁愿战死在马背上,而不是窝囊地死在禁军的重重护卫之中!

    冯大人,谢谢您的忠心直谏,但这一次我要用双手杀出一条血路,请您拭目以待吧!

    柴荣决心已下不容动摇,不久鸣炮点将号令三军,目标潞州,出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