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极品风月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回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贾铭世就领着张秘书来见王红梅,介绍两人认识,王红梅听到张秘书会亲自领着去预算司,满心喜悦,连连感谢张秘书。m4xs.com

    张秘书笑着说:“可不敢这么说,我就是个跑腿的,财政部对地方上是很支持的,可能手续有些繁琐,咱特事特办,尽量提高效率。”

    有张秘书出面,陶部长地指示,预算案的通过自然一帆风顺,贾铭世一行在běi jīng不过半个月光景,拖了两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贾铭世抓空给二叔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一下陶矶帮自己解决预算案的经过,贾锦博就笑呵呵道:“老狐狸,倒是会笼络人。”

    事情办成,贾铭世和王红梅请张秘书吃饭,酒到酣处,王红梅去洗手间的当口,贾铭世又对张秘书表示了感谢,见没外人。张秘书就笑道:“谢啥,我就跑个腿嘛,贾老弟负责的项目如果在财政部被搁下,那才是笑话。”

    贾铭世无奈的笑,又敬了他一杯。

    离开běi jīng前一晚,贾铭世回到京城的家。

    他重生之前,爷爷已经年近八旬,早退了休。因为家族衰落,二叔也被调任闲职,挂了起来,一直郁郁寡欢。

    贾铭世每次回首都看望父亲,见不到七十岁便老态龙钟的父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确实是挺失败的,一点孝心都没尽到,让父母郁闷了几十年。

    老天爷给了这个机会,贾铭世焉能不好好把握?

    上辈子,贾铭世虽然和家族基本上断绝了往来,但在首都还是有几个朋友的,发小。他的发小,毫无疑问,都是共和国最上层圈子里的人。

    那几个发小,对贾铭世还不错,并没有因为他“自绝家门”便和他过分疏远,偶尔贾铭世也和他们在一起聚会,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权力,什么叫潇洒,什么叫一呼百诺,什么叫纸醉金迷!

    要说贾铭世一点不羡慕,那是假的。

    人生在世,又有几人能真的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一生清高?

    但是等贾铭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距离,想要改变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老爷子早已过世,贾家的二代子弟,尤其是二叔站错了队,在官场上彻底失势,曾经威风显赫的共和国顶级豪门一蹶不振。那位一度被誉为红三代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贾锦博,甚至还身陷囹圄,遭了牢狱之灾。

    曾经兴盛一时的世家豪门,宛如明rì黄花,从此被彻底扫出了共和国的政治版图。

    树倒猢狲散!

    像贾铭世这样早就游离于家族之外的“不屑子弟”,更是不会再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能做的,就是斜乜醉眼,看别人傲立巅峰,笑傲风云。

    贾铭世,不过是一名匆匆过客罢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他的舞台。

    进入大内的手续并不简便,卫士们十分认真地检查了他的证件,又与“青松园”取得了联系,确认无误,这才挥手放行。

    贾铭世眼里,闪过一抹光彩。

    上辈子,自从父亲过世之后,贾铭世再也没有机会进入这里。他与“大内”也阔别近二十年了。以前进入大内,贾铭世总是怀着深深的畏惧之心,十二分的不乐意。

    因为在这里,他就是一个边缘人士,没有人在意他,甚至包括那些比他年幼的堂弟堂妹、表弟表妹,也不把他当回事。除了挨训,剩下的就只有落寞与郁闷了。

    但是现在故地重游,贾铭世的心情就完全变了。

    他已经不再年轻。

    在他二十二岁的躯体里,隐藏着的是一个饱经沧桑的灵魂。虽然不敢说看破了红尘,起码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不一样了。

    吉普车径直开到了青松园。

    居住在大内的领袖们,都是这样,办公地点和起居之所合为一体,只略加区分。

    “哟,这不是铭世吗?”一个带着点yīn阳怪气的声音响了起来。

    贾铭世抬头望去,就看到一张刻薄的嘴脸。

    这是他小姑贾锦芸。

    贾锦芸四十岁左右,穿着当时比较时髦的小翻领女士西装,长相谈不上漂亮,自然也谈不上难看,但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情,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搁在以前,贾铭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位小姑。贾锦芸在团zhong yāng上班,副司局级干部。爱人也在中组部上班,正司局级。因为这个原因,贾锦芸和二叔关系很好,她作为幼女,又最得老爷子钟爱,打小就娇惯。对父亲并不如何敬重,对这个不争气的侄子,更是看不顺眼,每回见到,都要说上几句。

    若是贾锦芸正儿八经地批评,倒也罢了。偏偏贾锦芸每次都是这么刻薄地冷嘲热讽,完全没有一点做长辈的样子。贾铭世也就很不感冒她。

    贾铭世微微一笑,朝贾锦芸稍稍一弯腰,

    <a href="https://www.shubaol.com/book/3/3884/" title="神雕风云 (1-506章)无弹窗">神雕风云 (1-506章)无弹窗</a>

    说道:“小姑好!”

    贾锦芸淡淡的眉毛顿时扬了起来,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以一种不必要的高声调夸张地叫道:“啊呀,铭世真是变了啊,竟然还认得我是小姑,啧啧……”

    事实上,以前贾铭世确实很少叫过“小姑”。

    贾铭世笑了笑,说道:“你本来就是小姑嘛。小姑,姑父来了没有?”

    “嘿嘿,早就到了,难为你了,伟鸿,不但记得小姑,还记得你姑父,不错不错……”

    贾锦芸嘴里似乎是在表扬贾铭世,那种yīn阳怪气的语调,可是一点没变。在她看来,这个侄儿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怎么变都一个德行!

    在贾铭世的记忆中,老爷子过世之后,贾家迅速没落,一辈子争强好胜的贾锦芸老得很快,几乎是一夜白头。记得前不久,贾铭世去首都出差,登门拜访过小姑,才六十出头的贾锦芸,看上去甚至比年近七旬的二叔还要老气。

    小姑除了嘴里刻薄一点,毕竟没有当真做过什么伤害贾铭世的事情。

    难道活了四十几岁,重生之后还是这种心态?

    眼见贾锦芸下不来台,贾铭世索xìng在小姑面前站住了,笑着说道:“小姑,您今天真的很漂亮,尤其这套女士西装,既大气又显得年轻,和您的身份非常般配。”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无论什么年代,也无论什么年纪,就没有女人不爱听奉承话的。

    “呀,铭世真是变了啊,懂事多了。这个……年纪大了几岁,就是不一样。是吧,成爱!”

    贾锦芸得了这个台阶,立即顺坡下驴,变得笑眯眯的了,话语中的“yīn阳怪气”也收了起来,还伸手捋了捋头发,挺起了X脯,似乎这样更能彰显气质。

    小姑父刘成爱说道:“他呀,我看是难改了。”

    “成爱,话不能这么说,孩子有变化,那就是好事。咱家铭世还是很聪明的。”

    贾锦芸马上就反过来给贾铭世说话了。

    贾铭世暗暗好笑。就一句奉承话,效果立竿见影。难怪在二十一世纪,“说话”作为一门艺术,专门被人研究。

    小姑父点了点头,三人走进了客厅。

    当中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两位白发老人。自然就是老爷子和老夫人。老爷子国字脸,浓眉,显得非常威严,那种国家领袖的气质,无处不在。老夫人比老爷子略小,头发尚未全白,jīng神也很是健旺,和普通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明显不一样,也透出高级领导的威严。

    家里的小字辈,对老太太同样充满敬畏之意。

    三人上前给老爷子老太太鞠躬为礼。

    老爷子满脸威严,只是微微点头。

    打过招呼,小姑父、小姑在一旁落座,贾铭世则站在身后。客厅之中,只有二代子弟有座位,三代的小字辈,只能站着。

    当然,也有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堂哥贾铭东。

    贾铭东是长子,在老爷子左首第一张椅子上落座,旁边是他的爱人杜于馨。表妹刘华英紧挨杜于馨。

    贾铭东本来就被视为家族第三代的“领军人物”。

    站了不到两分钟,刘华英便觑空跑了出去,找姐妹们说话去了。

    客厅里的气氛,实在太沉闷了,刘华英可受不了。她这样做,倒是不会引起长辈们的不满。在老贾家这样的政治世家,对男孩子的要求远比对女孩子严格。

    政治,是男人的世界。

    贾老爷子三子二女。

    这样的家庭聚会,聊天的内容等同于一个汇报会。贾家的二代子弟们分别向老爷子老太太汇报近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老爷子通常只听不说,如果觉得有必要,也会指点几句。

    以往参加这种聚会,贾铭世甚至比刘华英还要跑得快。他可没有兴趣在这里听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还紧张得要命,大气都不敢喘。

    但是这一回,贾铭世一直稳稳站在小姑父身后,没有丝毫不耐烦的神sè,听得很是专注。

    不一会,大姑贾锦岚胡奋强一家子到了。大姑也是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年纪比贾铭世大两三岁。大姑一家给老爷子老太太请安问好,挨在小姑旁边落座。

    大姑的儿子胡天厚二十三岁,也是个耐不住xìng子的人,平rì里和贾铭世关系还算过得去。这样的家庭聚会参加过很多次,在老子胡奋强身后站不了两分钟,便偷偷向贾铭世使眼sè,意思是叫他一块开溜。出去和小字辈聊天打屁。

    呆在这里面,闷也闷死了。

    贾铭世微微一笑,轻轻摇头。

    今天是他回家的第一天,可不能搞砸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