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塑山河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全面扩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平心而论,在义军入城之前,崔景佳的官声在鄱阳城内还是挺不错的。

    但在义军开始行动之后,短短一日时间,鄱阳满是愤懑的百姓就开始对他直骂娘了。

    虽说百姓们在咒骂的时候,也会捎带上义军,但主要的仇恨和火力,都瞄准了朝廷官府和崔景佳,抢粮的义军反而变成了捎带的……

    看到这种办法效果似乎不错,陈子云组织了一支队伍,开始在东城内不停宣传鼓吹白袍义军。

    从最初起事时的口号,什么“有粮同吃、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有地同耕。”、到“白袍义军被迫起兵,只为推翻残暴的官府”等等口号言词,开始迅速在鄱阳城内传播。

    通过这些宣讲,具体负责此事的李智贤,巧妙的将义军定位成了、跟平民百姓一样弱势者,是被官府欺压的一方,进一步缓解了鄱阳百姓的敌意。

    当然,征粮队面对的若是富商大户的话,就不用废话那么多了。

    这些原本的贵族阶层,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跟义军乃是先天对立。

    而且,他们手中的护院打手、忠奴们,也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这些贵族地主们,陈子云的做法就是直接抄家。胆敢反抗的,直接调先锋营大队过去镇压。

    接连镇压了好几家后,剩下的大户地主们学乖了,尽管再不甘心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配合。

    粮食征完之后,义军的手段仍旧跟先前一样。

    发动鄱阳城百姓帮忙干活,征召各种铁匠、木匠、皮匠等手艺匠人,通过这种办法给鄱阳百姓发粮,以保证不会有人真的饿死。

    这些曾经在寻阳和葛阳用过的老手段,义军上下都做的十分娴熟。

    鄱阳虽然大,但在只管东城的情况下,难度并不比两县高多少。

    也就短短几日时间,义军就初步把鄱阳的东城控制在了手中。

    鸿帮那边虽然不像义军这边有条不紊,但他们底蕴更深,在鄱阳城也有着多年经营。几天下来,倒也把西城形势稳定下来。

    敢于趁乱打砸抢掠的泼皮无赖,双方默契的联手抓捕、让他们无路可逃,很是清理了一大批。

    待整个鄱阳城的形势彻底缓和,逐渐空出时间的陈子云,开始马不解鞍的进行扩军计划,这是义军当前的第一要务!

    经过王傀、王远、王卓他们的审核,先前进攻鄱阳中表现出色的将士,集体获得了嘉奖表扬。

    趁着军心士气高昂,陈子云以原本的陷阵营为基础,抽调了部分先锋营中的通过考核确认比较忠心、训练出色、功劳足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士兵,将陷阵营一举扩充到了整整一千人。

    作为现阶段战力最强的一个满编营,陈子云给他们全体配备上了盔甲、五百长枪、五百战剑,每月的粮饷待遇也是义军中最好的。

    这个满编营的营统职务,最终落到了王卓的头上。

    对这个任命结果,所有人都不觉得奇怪。

    谁都知道,王卓是陈子云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且他立的功劳最多,只要一有打打杀杀的任务,必定会看到他勇猛的身影。这支最精锐的战力,自然要心腹帮忙掌控。

    以最快的速度整编完成后,陷阵营迅速投入了严苛的训练。

    先前在城外,跟鄱阳援军的一战,已经暴露了很多问题。

    若是陷阵营的训练再足一些,那支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援军是绝对冲不出包围的。

    费力的安排好陷阵营后,第二个扩军计划轮到了先锋营。

    这支目前位于义军第二序列的战斗部队,在鄱阳一战中也算经历过了考验。

    除却死伤和抽调到陷阵营的人,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

    陈子云的打算是,一举将它扩充为两个千人营,也就是还要再招一千五百人!

    因为标准相对要低一些,而且义军手握寻阳、葛阳和半个鄱阳城的十几万流民,想要填补这个缺口还是比较容易的。

    先前一些先锋营的预备队员,比如两次攻城都幸运活下来的窦郎,以及新兵营中那批、在寻阳就表现还算出色的后备士兵,光这些就凑出了七百人。

    再加上郭子兴出面招降的部分鄱阳郡兵和守军士卒、还有少量来自其他各方的好手,剩下的通过义军这几日、在鄱阳东城的招募,也基本凑够了人数。

    在这次扩军完成后,陈子云的主力部队将会形成一个满编陷阵营——两个先锋营的配置。

    总计三千名轻步兵!

    由于葫芦峪一战中的海量缴获,义军自家私下的打造、已经基本分配给了王远的新兵营。

    这三千人则是全部换上了魏国制式的刀剑,先锋营的两个营也几乎是人人都能装备上盔甲。

    只要再有一定的时间训练、沉淀,义军的实力,将会再次迎来本质上的提升。

    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除了州府豫章外,这样一支军力几乎可以在江州横着走了。

    随着先锋营士兵的到位,陈子云适时宣布了两位营统的任命。

    加入义军后表现出色的夏良弼,被不出意外的任命为先锋一营营统。

    至于第二营就不用说了,提前就已经许诺给了郭子兴。

    这两人,一个在练兵上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另外一个本身就是鄱阳仅次于何茂之下的武官。

    由他们两人统领先锋营,义军上下基本都很认可。

    两人当天走马上任后,也都憋足了一口干劲,当即制定了全新的训练计划,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部下战力。

    这种良性的内部竞争,无疑是陈子云乐于看到的氛围。

    相比于步军的顺利扩充,马队和步弓营的扩充无疑要艰难得多。

    在进攻鄱阳之前,义军的马队是既缺人也缺马。

    到了现在,马暂时是不缺了,光是战马都足足有六百多匹,但合格的骑手仍旧很紧缺。

    诺大的鄱阳城,会骑射的不是没有,但往往都是那些富商大户人家的子弟,平民百姓根本负担不起训练的花费。

    而这些人,几乎不可能真心加入义军。

    几天招募下来,罗豪招到的人更多的是马夫…

    对养马或者骑术,他们可能算得上合格,可战力就没办法指望了。

    陈子云对此也没办法,只能暂且让罗豪带着训练。

    对目前的义军来说,想要训练出真正的骑兵还任重道远。

    步弓营的组建,比马队稍微好一些。

    在义军开出不错的待遇下,加上阳林镇猎户邓九原本带的那批弓手,凑出了三百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有不错的射术底子。

    在寻阳县城就是先锋营中队长的邓九,已经被陈子云单独调了出来。

    陈子云相信在他的训练下,这三百人用不了多久、就能变成合格的弓箭手。

    或许跟魏国的主战部队没得比,跟天下闻名的襄阳军弓手比、更是连提鞋都不配,但至少在这江州内,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除了以上这些义军中已有的兵种,趁着这次大扩军的机会,陈子云还做出了很多变动。

    首先,原本职责含混不清的亲卫营、开始正式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乔装打扮在里面的燕闵,则是负责训练他们。

    内卫队也扩充到了百余人,依旧是由段木三统领。

    其次是新组建了两个营头——《辎重营》、《工匠营》。

    前者顾名思义,负责在行军中运送和保护粮草辎重。

    先前这个任务是先锋营负责的,但随着义军的正规化、系统化,以及需要运送的东西越来越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工匠营,同样是顾名思义。

    与辎重营一样,随着义军手中的抛石机正在赶制、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很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营头负责使用、维护它们。

    况且,这次攻陷鄱阳后,义军在东半城的城墙上,搜刮到了架保存完好的床弩、三台重型抛石机。

    这些利器的加入,促使陈子云下定了这个决心。

    相应的,在工匠营组建后,陈子云在其之上又设立了一个匠作司,负责管理招募到的各种工匠。

    匠作司由王老职掌,直接跟工匠营挂钩输送人员,算是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义军的机构。

    整个扩军和变动彻底完成后,陈子云的义军俨然已经有了正规军的雏形。

    最高的统领,来自天、地二位将军,主要战力为陷阵营、先锋营,其余常设的则是陈子云的亲卫营、斥候队、随军马队、新兵营、步弓营、工匠营、辎重营。

    一支军队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合理而又清晰的构架,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流寇式的打法,没有明确的划分,战斗时乱糟糟的一窝蜂冲过去,每次遇到事情,只能临时指派部下去完成,失败了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部,那这个势力是绝对走不长久的。

    借助起兵以来这段难得的安稳时间,陈子云利用这次全面扩军,带领白袍义军步入了正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