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策大明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 争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京师,御书房。

    天顺帝的咆哮声几乎将房顶掀翻,巨大的声音不断回荡着,不断冲刷着在场朝臣的心脏,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已经是大汗淋漓,深感压力巨大。

    “现在雁门关正在告急,这一封封的告急是什么,这是我大明将士的鲜血,是大明将士的累累白骨”

    天顺帝大声吼道“到了现在,山西总督率领的主力大军正在大同镇城和十万鞑靼部铁骑血战,而雁门关内只有一万多天策军将士,面对数万鞑靼部精锐的猛攻,而兵部竟然连援兵都还没有调集完毕,难道要等到雁门关失守之后,你们这些朝臣才能想出对策吗”

    此时的兵部尚书名叫李贤,李贤生于成祖永乐六年,宣德七年李贤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登进士第一。

    而后已经为官的李贤便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当时少师杨士奇想见他一面,李贤竟然不去,可见其秉性刚直。

    正统初年,李贤便曾上奏正统帝,说道:"鞑官住在京师的人数已超过一万,指挥使每月的俸禄三十五石,实际支给的仅一石,鞑官反而实际支给十七石五斗。这样一个鞑官相当于十七个半的京官。应逐渐把鞑官迁到外地,以节省繁重的开支,并且可以把消除祸患于未萌芽状态。"

    但是当时的正统帝没能采用此议。

    当时,朝廷诏令说文武大臣的诰敕,不任满九年不授予。李贤又是上奏说道:"以九年为限,有的任官不能满期,有的因为亲老等不到年限,这样得不到诰敕的可有十之八九。这样做无法劝励臣下,请仍以三年为期为便。"

    正统帝这次便听从,之后李贤便升为吏部考功司郎中,后又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

    正统十四年,正统帝在权宦王振的怂恿下下令亲征瓦剌,当时本应随征的吏部侍郎因病告假,于是由李贤扈从。同年,"土木之变"爆发,明军全军覆没,李贤等少数人死里逃生,回到北京。

    景泰二年二月,李贤上书提出正本十策,即:勤于圣人之学,听从规劝,戒除声色等嗜好,断绝玩好,举动谨慎,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

    景泰帝看后很是赞赏,命翰林抄写好放置于左右,以备阅览。不久他又上书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景泰帝颇加采纳。

    同年冬,李贤升为兵部右侍郎,转调为户部右侍郎。

    李贤在改任吏部右侍郎后,他选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可以效仿的行事作风,编成鉴古录,上呈给景泰帝。

    后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位。天顺帝复位后,命李贤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不久,李贤升为吏部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他的奏对都切中机宜,天顺帝非常宠待他。

    河南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天顺帝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中饱而不赈贷,坐视百姓死亡,这是因噎而废食。"天顺帝于是命增拨银两。

    当时石亨、曹吉祥等人弄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天顺帝的提问,因此对石亨等人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不过虽然李贤为人正直,但是在处理如同眼下这样大决断的时候,李贤便显得有些优柔,凡事都想要处置得万全,但是在眼下军情紧急的情况之下,这样的做派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兵部尚书李贤和下属,以及户部、吏部等相关人等商议了许久,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只是提出了从河南抽调三万兵马北上支援雁门关。

    至于驻守山东的数万天策军将士,李贤的意见则是暂时不要调动。

    天顺帝听完之后,当即大怒不已,眼下山西的战事已经是危机四伏了,山西总督刘君韬率部正在和十万鞑靼部铁骑血战,雁门关也是被鞑靼部铁骑猛攻不止,这样危机的情况之下,兵部的对策竟然只是从河南征调三万兵马而已,这样的对策实在是不能让天顺帝满意。

    “不行绝对不行”

    天顺帝大声说道“此番支援雁门关和大同镇城,必须要征调精兵强将,朕决定从宣府镇抽调兵马支援大同镇城,从山东抽调驻守天策军火速支援雁门关”

    “陛下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李贤当即说道“陛下,按照眼下的战局来看,兵部已经有了决断,此番鞑靼部大军大举南下入侵,而且还大举分兵,这分明是调虎离山之计臣担心,一旦朝廷从山东和宣府镇等地抽调精兵强将,鞑靼部或有埋伏还没有出击的铁骑,这些奇兵极有可能调转主攻方向,趁机攻打宣府镇等地,毕竟鞑虏都是铁骑,我朝兵马追之不及啊”

    天顺帝闻言也是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朝廷兵马便不予应对了就等着山西将士血战到最后了”

    在场的几名将领则是对兵部的意见不予认可,众人认为如今鞑靼部内乱初定,这分兵两路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是鞑靼部的全部兵马了,不可能再有富裕的兵马伺机而动,所以朝廷必须尽快调集精兵支援大同镇城和雁门关。

    没过一会儿,这些将领便和李贤等兵部官吏争吵了起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天顺帝见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一时间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自己也不好下决断,毕竟前有土木堡之变的例子在,天顺帝心中也害怕自己的决断有误,再一次重蹈覆辙。

    一番争吵之后,天顺帝只感到头痛欲裂,只好下旨,让刘君韬统筹山西各地兵马,死守雁门关和大同镇城,同时从京畿各地抽调两万兵马支援雁门关。

    至于宣府镇兵马和驻守山东的天策军兵马,天顺帝则是严令原地待命,静待鞑靼部的动向再议。

    这道圣旨下达之后,便快马送往了大同镇城。

    此时,刘君韬正率领龙骧军、长水军、虎贲军将士出击,大军正在和鞑靼部大军血战。

    此前的一番大战,天策军各部的伤亡都是不小。

    龙骧军将士处于战场正面,面对了鞑靼部主力的猛攻,所以伤亡不小,共折损了一千一百多名将士;虎贲军的伤亡略小与龙骧军,共折损了七百多名将士。

    而长水军和两万鞑靼部铁骑大军对冲了一整天,伤亡了两千九百多名将士。

    仅仅一天的大战,三部天策军将士便折损了五千将士

    天策军将士折损很大,但是鞑靼部铁骑大军的伤亡更大,天策军将士斩首两千多级。

    如果加上战场上被火器打得四分五裂、无法斩首的鞑子兵,以及被同伴抢夺回去的尸体,此战鞑靼部大军的折损至少在一万几千以上

    这一天,刘君韬再次率领大军出击,在鞑靼部大营南面数里的旷野上,和六万多鞑靼部铁骑大军展开了血战。

    此战,双方从正午时分一直打到了傍晚时分,依旧是不分胜负。

    虽然刘君韬当面的鞑靼部大军没有孛来亲自率领的五万大军精锐,但显然孛来已经下达了死命令,这些兵马的士气还是足的,面对天策军将士的猛烈进攻,始终死战不退,给天策军将士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即至傍晚时分,大战鞑靼部铁骑受挫,但是依旧后退不乱。

    刘君韬见状眉头紧锁,一面下令大军撤回大营稍作整顿,一面准备再次上书讨要援兵。

    待到大军回到大营之后,一队锦衣卫飞马冲进了天策军大营之中,给刘君韬带来了天顺帝的旨意。

    参将周宗胜、参将孙旭等一众将领问询纷纷赶到了中军大帐,此时宣旨的太监和锦衣卫已经离开,只剩下脸色凝重的刘君韬坐在椅子上。

    众人见状不禁心头一跳,都是互相看了看,参将周宗胜试探着问道“督宪,陛下的旨意如何”

    刘君韬沉声说道“陛下命令咱们死守大同镇城和雁门关,不得有失”

    “可有援军”

    众将并不是担心战败,或是认为天策军将士抵不过鞑靼部铁骑,而是现在天策军将士兵力不足,无法分兵南下支援雁门关。

    刘君韬眉宇之间有些怒意,说道“陛下已经从京畿各地抽调了两万兵马赶往雁门关。”

    “京畿驻军”

    “只有两万兵马”

    众将都是吃惊不小。

    而参将孙旭更是说道“陛下为何不从山东抽调兵马驻守山东的天策军将士还有数万,朝廷为何不动”

    参将周宗胜也是说道“就算不征调驻守山东的各部天策军将士,从九边等地抽调一些兵马也可以啊,也要比京畿驻军要强,陛下这是怎么想的”

    刘君韬几乎在同时收到了情报部送来的消息,已经知道此事的原委,便说道“自然是朝中大臣又在争论导致的”

    “哼”

    刘君韬冷哼一声,对二人说道“待到此战过后,本督定要将朝中的大臣涤荡一遍,决不让类似的情况重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