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水思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郑国带着张桐等人来到泾水,几个人一起商讨着怎么能够将这里的水引向关中之地。www.kmwx.net这样的做法需要十分的谨慎,因为引水的地方不仅仅关系到未来的长久,而且需要一定的设计。

    身边的亲信张桐说道“大人!我看这泾水上游崎岖复杂多生变故,如果在这上面引水多发事故。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不可挽回的局势。

    以我之见,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时机,在它的出水口仲山开凿水渠。仲山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厚,这里不远之处就是泾水进去平原的出口一泻千里。

    这就像是一条在舞动的恶龙一般,我们根本就摸不清它的脉路。摇摆之间必然会对后世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地方的松软泥土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听着身边朋友说的话,郑国不是不知道这里的好处以及形势。他现在的心中还是在纠结着自己要不要好好地做,虽然说现在是秦国的官员,但是他的心依旧是属于韩国。

    作为国家派出来的间谍,郑国的任务是消耗秦国的国力。如果能够让秦国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如果能够选择一个好的水源地。

    泾水不断地改道就可以让他们所消耗的所有变成笑柄,郑国自己的心中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这个时候他在纠结着自己要怎么做才好。

    这种帮助敌国强大的做法确实就是一种对于国家的背叛,郑国自己的心中更是因为这样才纠结。www.kmwx.net在秦国经历这么多之后,他发现了秦国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样无比的富强。

    整个国家依旧是十分的落后,这种落后是百姓。唯一可以喜可贺的就是一个完善的君主集权制度,让秦国的政治很先进,决断能力很强。百官也是逐利而行。

    两极分化的同时国家正在经历着人间地狱一般的生活。一个老百姓要负担其整个国家所消耗的资源,百姓无奈只好参军改变局势,一步一步向上爬。

    郑国带着自己的老朋友张桐来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说道“兄弟!其实我是韩国派来的,韩王并不是希望我真的可以帮助秦国,只是希望我可以消耗秦国的国力罢了。

    这里的一切,这个时候我真的很纠结。究竟是要修建一个什么样的水渠出来,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才好。因为你我的关系,作为局外人你说说看法吧。”

    看着眼前才学比自己优秀的郑国,作为老朋友的张桐陷入了沉思之中。张桐在自己的心中想道“真的没有想到。郑国这样的人也能够陷入利益之间的考量。

    作为墨家弟子,我们何时有过这样的境遇。现在的墨家人都变了吗?为什么我们已经没有当时的单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是这样的追求没有利益的吸引,大家都是因为喜欢因为侠义。

    既然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应该怎么办才好。难道说真的就要这样继续下去,我应该怎么和郑国说才能够解决现在的局面。有什么办法没有。”

    他的面部表情宁静,但是在宁静的背后还是有着复杂的考量,世人都知道墨子止楚攻宋无私无利。但是墨家弟子何能够像那个时候一样,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益的考量。

    有人说人就应该舍生取义,但是有些却并不这样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在面对这样的问题之时,他们都不会坚守自己的信条,要随机应变。

    张桐看着眼前的郑国,他说道“兄弟的想法我很能够理解。我知道你也是要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但是时代原本就是进步的。有些事情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我们华夏几千年来都是分分合合,这是一个过程。大周初立的时候,还不是将诸位将领王孙分封出去希望他们可以改变未来的命运。

    久而久之,这些人都是因为私心渐渐地建立自己的势力。最终我们看到诸侯冷落天子,天下征伐。祖师的世代大家以天下大义为责任。每一个人都想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很多名士墨者可以开堂授学,家族势力渐渐的形成。无论是哪一个学派都免不了家族崛起带来的分裂。每一个人不只是要遵守墨家信条,也要维护家族的利益。他们是家族的产物。

    研学的是墨家之言。那样的社会注定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亡,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是家族的崛起我们也要看到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倒是认为你应该帮助秦国建设水利,抛开国家的恩怨。因为你要知道的就是他们之所以相信你就是因为你可以为天下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墨家以兼爱为本,人与人之间都会因为利益而容在一起。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抛开私人恩怨利益,这个世界又会怎么样呢!一定比现在好的多。

    你想想,如果韩王真的像是您说的那样值得,他为什么就不将您留在韩国,难道说韩国就没有遭受干旱带来的危机吗?我想他一定也知道。只是不愿意做罢了,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张桐的话,并没有打动郑国,反而是激发了郑国对于国家认识的一种模糊,这一切无非就是因为郑国这个时候他已经动摇了自己的防线。

    在郑国的心中已经对于这个工程不再是以国家来看待,而是以百姓为重。正是因为这个转变。他的心中才知道下一步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想了很久之后,他看着旁边的张桐说道“既然先生这样说了。那么我就认同您说的话。我们就将源头以这个仲山为源头。依附北方山脉向东修建水利工程。

    这样关中之地都可以得到灌溉,只是这个工程可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不只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最起码也要五年之久,得想象怎么办才好。”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