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支教到巨星

正文 第六十九章 中年大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叔,什么时候回来了?”胡杨拿着衣服走下来笑问道。m4xs.com

    “小杨来了,快过来坐。”看到胡杨,正准备拿起茶壶泡茶的中年人顿时喜开颜笑。

    霎时间,其他人都看向楼梯上走下来的胡杨。

    “咦,是你。”另一个中年大叔看到胡杨,发出了诧异声。

    “大叔,你好啊!”胡杨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看到今天早上那个在健身房自个加戏的大叔,笑着打招呼。

    舒付他爸舒文博看到自家二弟舒文厚竟然也认识胡杨。

    顿时好奇道“老二,你什么时候认识小杨?”

    因为他二弟之前一直在海外工作,前段时间因公务到华国来出差。

    而那时候胡杨还在藏区呢。

    不仅是他,就连舒付也好奇的看着二叔。

    “叔,我们今天早上在酒店健身房遇到的。”胡杨解释道。

    至于大叔自动加戏的那段肯定不会说出来啊。

    然而胡杨没想到的是,大叔笑呵呵道“我去锻炼的时候遇到他也在,还以为他是专门等着我,求我办事呢。”

    其实嘛,在胡杨之前,他就遇到几个想求他办事的年轻人。

    “哈哈,既然见过那就更好,我给你们介绍下,胡杨,叫他小杨就行了。”舒文博将胡杨介绍给二弟舒文厚。

    他知道胡杨是什么性格,肯定不会轻易向陌生人开口求人办事的。

    “小杨,这是舒付他二叔舒文厚,你跟着喊二叔就行了。”

    胡杨将手中的藏族特色服饰放在旁边。

    然后恭恭敬敬的喊了声“二叔好!”

    舒文厚本来对胡杨的印象还不错,现在还出现在自己大哥家,而且看起来还很熟悉的。

    自然也就很开心的笑着说“小杨,你好呀。”

    舒文博又将其他的两个人介绍给胡杨,都是二叔舒文厚的人。

    一个叫翁明远、一个叫柯琴梅。

    “老二,说起来你和小杨还是同行啊。”舒文博忽然想起什么说道。

    舒文厚眼前一亮,问道“小杨,你的直属领导是谁?看看我认不认识?”

    直属领导?

    应该是教育局局长吧!

    “怪我没说清楚,你们都是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不过小杨之前是当老师的,去藏区支教了十年。”说到最后,舒文博有些感慨。

    从当初胡杨一踏进他家门的时候。

    舒文博就从胡杨身上感受到一股非凡的自信和坚毅。

    认为胡杨将来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至于能达到多高,那就不可知了。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胡杨毕业之后竟然跟着老婆跑去藏区支教去了。

    而且还一去就是十年。

    能不感慨吗?

    同时也因为胡杨的原因,他名下公司的慈善捐款大部分都捐向藏区。

    而舒文厚他们听到舒文博说胡杨到藏区支教十年,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特别是舒文厚,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有点黑瘦的小伙子竟然是藏区的支教老师。

    “小杨,你在藏区那里支教?”舒文厚感兴趣道。

    “在阿里ge县下的一个小村子里。”胡杨如实说道。

    顿时,舒文厚看他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原以为胡杨是在藏区日光城那些地方支教,想不到竟然是在条件最艰苦的阿里下的小村子。

    “给我介绍一下那边的教育情况,真实的情况。”他强调道。

    胡杨不由的将目光看向舒文博。

    “二叔问话就答,他现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负责教育方面的总干事。”舒文博说道。

    顿时,胡杨看向他的目光露出震惊。

    同时也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支持,那么藏区的教育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胡杨深呼吸了一口“二叔,我不知道你想要听哪方面的,我只能将我所见所闻还有想到的如实告知你。”

    舒文厚对着旁边的翁明远和柯琴梅看了眼。

    只见他们拿出笔记本还有录音笔。

    胡杨看到后,没什么反应。

    “国家每年都有巨额的教育财政拨款,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分到每个学生的头上也就那么多,而且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差别化。”

    “藏区每年的教育拨款都在逐步增加,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对于整个藏区而言,仍旧杯水车薪。”

    “其中”

    “”

    “二叔,这就是我这十年在藏区当老师所看所想的。”

    说完,胡杨喝了口水。

    他们都知道藏区的教育现状应该不是很好,但真实情况竟然比他们想的更差。

    “苦了你啊,阿姨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阿姨站在胡杨身后,红着眼睛心疼道。

    别的就不说,单单是冬天一个月都不见得洗一两次澡这一点。

    对于胡杨这个每天都要洗澡的南方人来说,几乎是最不能容忍的。

    但仍旧留了下来,还整整十年时间。

    “阿姨,我这不回来了吗?”胡杨笑着安慰她。

    “嗯,以后都不要去了,答应阿姨,好吗?”她期盼的看着胡杨。

    然而,胡杨苦涩的摇摇头。

    “阿姨,我不想骗你,做不到。”

    对于阿姨,胡杨几乎从来都是顺着她的心意,但唯独两次拒绝她。

    都是因为支教这事。

    当初他选择跟妻子去藏区支教,就拒绝了阿姨让他留在京城的建议。

    现在同样是因为支教的事,还是不能答应她。

    “嫂子,你应该为小杨感到高兴才是,这十年的支教经历会给他带了很多宝贵的东西的。”舒文厚看向胡杨的目光更加柔和。

    先前对胡杨态度好,大部分是看在哥哥一家的份上。

    但现在,胡杨自己赢得了他的尊重和钦佩。

    就连翁明远他们都敬佩的看着胡杨。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自然会更加了解胡杨那艰苦的支教环境。

    “小杨,刚刚听你说,你委托你的导师帮你成立了一个教育慈善基金会,现在什么情况?”舒文厚问道。

    “二叔,说实话,我也不是很了解,等明天过去拜访我老师,问问具体的情况。”

    这个胡杨还真的不知道。

    “那这个基金会是由你负责运行吗?”舒文厚再次问道。

    “不是,在我的想法中,我负责形象、筹钱还有监督这三个方向。”

    舒文厚点点头,从口袋中拿出三张只有姓名和电话的名片递给胡杨。

    “等你了解之后,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会帮忙运作的。”舒文厚笑道。

    瞬间,胡杨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叔舒文厚这个承诺比杨树教育慈善基金会得到一个亿的捐款还要宝贵啊。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