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 [红楼同人] 红楼之没空宅斗

章节目录 第3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贾瑚手里拿着碧纱碧荷整理出来的名单和贾府里所有家生子的名单对照。果然,所有被杖罚的人里,没有一个是贾史氏的人,也没有贾王氏的心腹。这些,不过是些虽是可以抛弃的卒子罢了。

    贾瑚看着名单,忽然笑了。自己以前一定是陷入魔障了。为了博一个亲和宽厚的名声,平时就算是对下人,也是礼貌居多,更别说对二房的贾珠和贾元春了。

    为了个宽宥待人的名声,自己划了许多的条条框框,可还是低估了贾史氏的手段。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也是她的亲孙子,怎么他就下的去手要毁了自己和贾琏呢?自己又怎么就认为贾代善会留个后手什么的为自己铺个路呢?算了,不想了。

    贾瑚把手里的几张纸往桌子上一扔,端起茶盏喝茶。

    须臾,许冲在门口回报:“大爷,了(liao)了。”

    “还剩几个?”贾瑚头也不抬,“进来回话。”

    许冲这才进到屋里:“回大爷的话,没了47个,还有29个。”

    “发卖吧。没了的都烧了。”贾瑚点头表示知道了。待许冲走到门口,贾瑚有加了一句,“别忘了都灌下哑药再发卖。我可不愿在外面听见贾家的私、隐。”

    许冲下去后不久,刘嬷嬷也从外书房回来了。也不知刘嬷嬷和贾赦说了什么,等贾瑚回到灵堂里给张氏守夜时,贾赦什么也没说,就陪在贾瑚身边守了一夜。

    待到天明,要准备起灵入土了,贾赦才哑着嗓子说了一句话:“你母亲去前,要我答应老太太选的填房人选。我应了。”

    因为是丧中丧,所以张氏的入土显得有些冷清。贾史氏和王氏称病不出,未尝不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对张氏的丧事撒手不管。贾政也找个由头回避了。贾瑚抱着贾琏披麻戴孝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待的一切事毕,贾史氏和王氏重新安排人手的时候,才发现平白少了将近百人。

    贾史氏和王氏连人是怎么没有的都没弄明白,贾瑚好心的把一沓被血染成暗红色的按了手印的供词给二人送去了。

    王氏看得心惊,贾史氏却不以为然。“到底是小孩子意气盛,年纪轻轻就如此心狠手毒。珠儿以后切记怀仁厚之心,才是仁义之家传家之道。我就指着你光宗耀祖呢!”

    贾珠听见长辈教导,立刻起身行礼:“是,孙儿定不负老太太的期望。”

    不到一个时辰,府内各处便传遍了“贾瑚心狠手黑不堪大用”的传言。气的贾赦在书房砸了三四个杯子。

    贾瑚像是没听见一样,在自己的院子里该做什么做什么。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多久贾史氏和二房才回京。

    发了邪火的贾瑚不管贾史氏“不必请安”的吩咐,每日里就是见不到人,也在贾史氏的院门口行礼算作请安。如此过了又有二十几日的一个晚上,一队风尘仆仆的人从西角门进了荣府直接进到贾瑚的院子,没惊动任何人。

    “请大爷的安。”为首的汉子三十岁上下,是许冲的大儿子许勇,“大爷,我们把太太和太老太太的东西都运到您的温泉庄子上了。府内的账册和太老太爷的器物书籍运到了澄江胡同的三进宅子里。如今府里只留了大件的摆件和五万两银子在老库里。”

    没错,贾瑚在料理那七十多人的当天,就派了人回京城把荣国府的库房搬干净了。无论是房契地契还是木料珠宝,都搬到张氏的陪嫁庄子和宅子里去了。留在库里的,都是以贾家现在的品级根本摆放不了的大件器物和不得变卖的御赐之物。

    “除此之外,奴才按大爷的吩咐,比对着太老太太持家时候的账本和单子,从老太太的私库里找到几箱应该是老库却错归到老太太那里的东西,也都一并运到澄江胡同了。”错归?说是错归,但是必然是贾史氏管家的时候乘着便利私自昧下的。怎么平时没看出许勇这么促狭?

    贾瑚对于贾史氏和王氏,如今就算不是当对方是死敌,但也绝对不想让这两个人过得舒坦。

    贾瑚可不希望自己回京的时候,在王氏和贾元春身上看见属于母亲的饰物,也不想在贾珠的书房里,看见自己母亲留下的书籍。

    如今的荣国府,贾瑚和贾赦的屋子、书房,全都如同雪洞一般,什么都没有。贾瑚忽然有些希望贾史氏和二房早些回京了。不知道当他们看见空空如也的屋子时,会是什么感觉?

    果然,又过了一天,贾史氏把贾赦和贾瑚叫到屋里,通知了两人自己要回京“守着国公爷临去时的屋子了此残生”,有因为希望有儿孙“承欢膝下”打算把二房一家四口带回京,好“就近照顾我这孤老婆子”。

    贾瑚虽然知道贾史氏就算回去了,也不会住在老国公之前荣养的梨香院,而是住进荣庆堂。而且还顺势让二房住进荣禧堂。

    虽然贾瑚只要开口挤兑贾政几句,以贾政的德行肯定为了名声也不会住进荣禧堂,但贾瑚懒得开口。就让他住着吧。

    爬得越高,摔下去的时候,才更疼!

    月余后,京里传来消息,说荣府内老太君亲口所说,贾赦贾瑚不孝不悌,心狠手黑,短视无知,坏了祖宗基业。贾瑚一笑,提笔给尚在京城的外公写了封信。转天外婆去了一趟荣国府,呆了小半天。出来后,那些传言没过几天就烟消云散了。

    留在京城的几房下人不时的捎回京中消息。先是二房住进荣禧堂,后是贾母要把贾赦逐出家门,再后来是来信通知荣国府的恩荫给了贾珠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