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93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另外两广地区,维度低,天气炎热湿润,珠江出海口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又有海运之利,同样具备发展的潜力, 朝廷也应大力的支持。”

    王守仁沉思一会,对刘晋的计划进行一些了补充。

    大明现在是有条件、有实力进行整体的大规划和大发展, 不是说穷的只能够一个个轮着来,可以同时在多個地方进行建设。

    听完老王的话,刘晋也是直点头,辽东和两广,这是刘晋自己所没有考虑到的。

    在刘晋的规划之中,辽东那是大粮仓,搞农业就可以了,至于两广,现在是岭南之地,还不具备开发和投资的条件。

    但其实辽东地区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煤炭、钢铁、石油、林业资源等等都非常的丰富,交通也是极为便利。

    南边这边是渤海,坐船就可以直接到京津地区了,辽河又可以当河运,东边这边是朝鲜,在往上一点就是后世的海参崴,这也是一个大港口。

    当然放在毛子的手中显然是有些浪费了,现在在大明帝国的手中,好好的经营下,这里显然也是一个不错的港口,可以依托辽东地区的资源搞搞钢铁冶炼、船舶制造等产业。

    两广地区,虽然现在在大明来说不算什么,但两广有两广的优势,临海,天然的优良港口极多,北可以上湖广、江西,往南可以下南洋几省,往东可以往福建、江浙,往西则是大明的西南诸省。

    现在大明人的种植园在南阳地区遍地开花,这两广也同样可以发展起来,没道理说比别的地方差。

    更何况,现在的琼州有密云铁厂的分厂,有天津造船厂的分厂,已经是有着不错的基础了。

    朝廷这边只需要在这些地方投资建造一些港口、城市、修建道路、再将铁路修建过去的话,自然而然,这些地方也都是可以迅猛的发展起来。

    当然,刘晋的这份规划,只是限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后世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后世那还是有大量的政策、资源的大量投入,这才造就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繁华,也是让广东一跃而起成为了第一大省。

    但事实上,别说广东,两广加起来在古代也是不如湖广、江西、河南等这些内陆省份的。

    不可否认两广的区域地理优势,在海洋时代是非常有用的,即便是大明朝廷这边不进行什么规划,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广地区同样也是能够发展起来的。

    “一下子如此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和公路的话,我大明财政能够支持的起?”

    新的户部尚书梁储想了想说道。

    他默默的算了下刘晋所提出来的这项浩大的基础建设规划,单单是修铁路到厚照城这边,需要花费的银子都是需要上亿两白银,铁路太长了,即便是现在铁路已经修到了南云省和中亚省、河中省。

    再从这三地修过去的话,依然还有很长的道路,关键是没有什么人愿意投资这些铁路,这里远离大明本土,经济又不行,投钱进去了,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

    这就意味着,所需要的资金大部分都需要朝廷国库来承担了,尽管是为了巩固边防,但投资太大的话,依然会对大明财政造成巨大影响。

    更何况,还要同时修前往天府的铁路,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修铁路到天赋去,天知道要用多少银子去铺路。

    可能修到欧洲的厚照城去有个几亿两银子就足够了,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坦开阔的地区,无非就是路长,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也不需要额外的太多银子支出。

    可是要修到四川去,虽然从西安修过去,路程并不算多远,和修到欧洲的厚照城去没得比,但是普通的地方,一里铁路有五万两银子就足够了,这修到四川去,搞不好一米铁路都要花上万两银子,天知道要投多少银子进去,更何况技术难度也太大了。

    这都是要花钱的,大明国库虽然现在有银子,但这样花银子的花,恐怕也是经不起的啊。

    “完全是可以支撑的起的,我们不需要一次性将所有的银子都拨款到尾,而是一个月、一个月的分批去拨款。”

    “一年、两年建不完,我们就分五年、十年来完成这件事情。”

    “铁路和公里都是要修的,有些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去计较银子的投入到底划算不划算了,而是要站在整个大明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

    刘晋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说道。

    不管要投多少的银子进去,也不管要修多久的铁路,一定要修,也是一定要发展的,因为铁路、公路对大明来说意义非凡。

    “这修往欧洲厚照城的铁路,我估计至少也是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修建完成。”

    “修往天府的铁路,可能就需要二十年、甚至于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修建完成。”

    “另外还要从江西修铁路到岭南的广东地区,这可能又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这对于我们大明来说,也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大明宽裕的财政将会变的相对紧张。”

    梁储听完,大致的计算了一番之后说道。

    “这只是按照我们现在的施工进度来算,所以会觉得需要怎么长的时间,技术是在不断的发展的。”

    “以前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一条会有火车,还有汽车、卡车等等东西的出现,但现在有了,对于我们的交通和生产来说都是飞跃式的发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