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55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往南可以通往两广,再前往交趾、象林,往西则是可以通往云贵川,这些地方一直以来交通不便,天高地远,我大明将来必定会修建铁路前往这些地区,以加强我大明对西南疆土的联系。”

    “走我们湖广线,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为将来节省大量的资金,打好伏笔。”

    魏英一听,顿时就急了,急匆匆的表面湖广这边修建铁路的必要性和诸多有利条件。

    “你们湖广那边修铁路哪有那么容易,到处都是湖泊、河流,不知道要修多少的桥梁,一般地方修一条铁路,五万两银子一里就差不多了,你们湖广这边可能翻个几倍都难修起来,湖泊、河流,修桥都要修到吐血,到时候一亿两、二亿两银子砸进去可能连影子都看不到。”

    “还有你说的西南地区,西南云贵川地区,别说修铁路了,就是修公路都非常的艰难,纵然是有银子,现在也根本不可能说将火车修过去的。”

    “往南修往两广地区,这南岭何等雄浑险峻,天知道要往里面砸多少银子进去,有如此庞大的银子,别说修一条铁路了,十条铁路都可以修完了。”

    高江也是立即吹胡子瞪眼的反击道。

    “你们江西修往广东还不是一样要通过南岭,还想修往福建,这武夷山脉是那么好修通的?”

    “还不是一样要花费大量的银子,而且福建、浙江都沿海,他们有海运,哪里还需要什么铁路,西南的云贵川地区才是最需要铁路的地方。”

    魏英也是急眼了,立即回怼回去。

    他知道高江所说的非常有道理,湖广地区,湖泊、河流纵横交错,非常多,真要是修铁路的话,单单是修桥都不知道要修多少,需要的资金将会非常的庞大。

    正如高江所说,在平原地区,五万两银子就可以修一里铁路,可是在湖广地区,可能十万两、二十万两银子都未必能够修一里铁路出来,至于说云贵川地区,那就不是银子的问题了,而是现在的技术层面来说,根本就不可能修过去,这些地区太过险峻、用银子都很难铺过去。

    要知道现在大明在全国各地修建水泥公路,其中就有联通云贵川的水泥公路,然而不仅仅修建是速度非常缓慢,而且造价非常高昂。

    在平原地区,可能有个几百两银子就可以修一条很长的水泥公路,可是在云贵川地区,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可能连个影子都看不见,交通实在是不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整个云贵川地区都差不多。

    很多地方水泥公路都已经遍地都是了,特别是北直隶这边,每个县都通水泥公路了,可是通往四川的水泥公路至今都还没有修通,更别说云贵川地区了。

    “还云贵川,云贵川的水泥公路现在都还没有修通,你知道修铁路的话需要投资多少银子进去?”

    “五亿、十亿都可能还不够填进去,有那么多的银子还不如多在其它地方修几条铁路。”

    “更何况,云贵川地区的人口很少,大规模的迁移出来,这铁路就完全没必要修过去了。”

    高江瞪一眼魏英,立即说道。

    “谁说没必要,这云贵川难道不是我大明的疆土?”

    “这云贵川的子民难道不是我大明天子之臣民?岂有置之不顾的道理。”

    “从湖广修铁路过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便是现在不做,百年之后,一样也是要修的,纵然花再多的银子也一样要修。”

    魏英辩驳道。

    刘晋默不作声,一直看着两人在哪里吹胡子瞪眼睛。

    其中这铁路嘛肯定是要修的,无论是云贵川,还是其它省份,铁路都要修,铁路作用无可替代。

    不过高江所说的也非常有道理,现在大明的技术和国力其实都不允许往云贵川地区修铁路,哪里的地势实在是太险峻了。

    即便是后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云贵川地区铁路也是很晚才修过去的,更别说现在了。

    大明虽然一年有好几亿两白银的税收,看起来很庞大,但用钱的地方也很多,不可能说一下子全砸到西南地区去。

    大明现在修铁路,一部分是朝廷出资,其它的则是从民间筹集资金,西南这边修铁路,肯定是没有人投资的,因为傻子都知道,那绝对是要亏钱的买卖,也就是国家层面来说,亏钱也是要修过去的。

    第1537章 无解的阳谋

    西南想要修铁路实在是太难了。

    国家层面来说,还可以不计投入和成本,为了巩固国家的发展和统治,再多的资金也要砸进去。

    可是现在的大明在向资本主义转变,资本之下,资本都是逐利的,铁路投资浩大,没有足够的利益是不会有人投资的,更何况西南地区修铁路的投资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再者大明现在有的土地,澳洲、黄金洲、辽东,有的是地方可以移民,还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藩国。

    与其花费巨大的代价去修铁路,还不如将这些地方的人都迁移出来,迁移人口出来的花费可能还不需要那么多的银子投入。

    “走我们江西过,造价低,而且还能够沟通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富庶之地,才是最好的选择。”

    “走我们湖广才是最好的选择,中枢之地,九省通衢,南来北往、东来西去都要走湖广,湖广岂能没有铁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