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41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了看纸上林林总总记录下来的十多个即将要去兴办的产业,刘晋都笑的合不拢嘴。

    盐铁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专营,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涉足其中,现在一下子盐场可以私人开办,连这个炼钢的许可也都拿到了。

    刘晋一直以来都想要搞个炼钢厂,自己冶炼钢铁。

    因为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需要用到钢铁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天津这边要搞房地产,几乎都是少不了钢铁。

    可是这个时代的钢铁产量非常少,关键是质量奇差无比,从各个渠道购买到的铁,很多都非常脆,大铁锤用来一敲就碎了。

    读过化学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因为铁里面含有的碳过多,所以铁才会非常脆,这也是古代的铁为什么要经过铁匠反复的捶打,祛除里面的碳才能够使用的原因了。

    明朝的铁产量低,至于钢的产量就更低了,所有的钢都是靠铁匠一锤子、一锤子捶打出来的,所以好的铁价格极其的昂贵,用来建房子什么的就太贵了,根本就承受不起。

    钢铁在这个时代也是极其暴利的一个行业,因为钢铁的需求实在是太旺盛了,兵器铠甲、农具菜刀、铁锅等等,都离不开铁。

    历朝历代将钢铁牢牢掌握自己的手中,虽然可以防止有人靠这个冶炼兵器造反的目的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钢铁的暴利。

    只是古代的冶炼技术有限,冶炼出来的钢铁往往都不够朝廷自己使用,所以虽然说这盐铁专营,但大明各地还是有大量地方的士绅豪族在冶炼钢铁以获暴利。

    这也是刘晋能够轻松拿到冶炼钢铁许可的原因,因为一个方面是帮皇帝建宫殿,弘治皇帝不能不有所表示,朝廷这边不用花银子,也不用耗费人力等等,自然是无所谓,反正冶炼钢铁的也不止刘晋一个人。

    另外一个方面是朝廷自己官办的冶炼钢铁的作坊产量太低,都有自己的任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产能来满足刘晋建造乾清宫的需求。

    “钢铁厂可是要好好的规划、规划了,最好还是选一个离铁矿石产地更近的地方,这样才能够大大的节省运费。”

    想到钢铁厂,刘晋就再次拿出了一张地图,这是刘晋靠金手指弄出来的地图,上面详细的表明了各个地方的矿产资源分布。

    “后世的首钢刚刚开始的时候这铁矿都是来自密云吧,这密云铁矿的产量虽然不能和世界上其它的大型铁矿相比,但是满足眼前的需求来说那是绝对足够的。”

    很快,刘晋在京城附近的密云这里画上了一个圈,密云铁矿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

    “嗯,接下来可就有的忙了,一下子要办怎么多的产业,还有天津、京城这边两头来回跑。”

    细细的算完,刘晋也是开始对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了。

    不过还没有等刘晋这边规划好,一道爽朗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臭小子,臭小子,有赚钱的买卖也不和老张说一声,也太不够意思了。”

    听到这个声音,刘晋赶紧将书桌上面的纸收起来。

    第304章 投资两百万两银子的钢铁厂

    京城通往密云县的官道上面,一辆辆马车正在缓慢的行走,这些马车全部都是四轮马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数量足足有几百辆。

    刘晋、张懋、徐光祚、朱厚照四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并列而行,走的很慢,一边聊着天。

    “老刘,在京城这边不能建钢铁厂吗?怎么非得要去密云这里?”

    朱厚照很是不解的说道,这一次的投资规模非常的庞大,根据刘晋这边弄出来的招股书,这一次要建造的密云铁厂,投资将会高大两百万两白银。

    在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一年有个三两银子就能够过活的时代,这两百万两白银换算成后世的财富的话差不多就有两三百亿了。

    如此庞大的投资,纵然是在后世那也是属于超大规模的投资了,至于这个时代,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还是头一遭。

    当然参与密云铁厂投资的都是有钱的主,弘治皇帝投资了四十万两白银,朱厚照和刘晋两个也是个投资了五十万两白银,剩下的六十万白银,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三家均分了,每家投资二十万两。

    如此庞大的投资,如此奢华的投资天团,都足以说明这个密云铁厂的浩大了,刘晋准备将它设计成为这个时代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铁厂。

    “京城这边虽然各个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是有一个缺点,在京城这边建厂的话,离铁矿石的产地太远了。”

    刘晋笑了笑说道。

    “铁矿石嘛,能够消耗多少,有四轮马车运就足够了。”

    朱厚照不以为意的说道,他的观念自然还是停留在现有冶炼作坊的基础上,他是去看过的,知道这些冶炼作坊的产量,一年都消耗不了多少铁矿石,当然也冶炼不出多少钢铁。

    “我们怎么多人加起来投资两百万两白银,如果需要的铁矿石还是用马车来运的话,那我们猴年马月才能够收回投资?”

    刘晋摇摇头说道,接着看了看眼前凹凸不平、蜿蜒曲折的官道说道:“或许我们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先修一条路。”

    “咳咳,臭小子,我们这一次可是砸锅卖铁跟着你一起投资的,你也不能胡乱糟蹋这银子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