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4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至于永平府、天津、京城这一带,现在灾民们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朝京城和天津这边聚集,这聚集起来就非常利于我们去赈灾,特别是这京城和天津之间的官道用水泥路修好之后。”

    “用马车运鱼,一百多公里的路,半天时间就可以运到,赈灾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只要我们理清楚这一切,这灾荒并不可怕,完全是可以轻松战胜的。”

    刘晋将自己对这一次灾荒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也是刘晋之所以有信心的原因。

    “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脑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听完你的分析,我现在是一点也不为灾荒担心了。”

    周经听完,忍不住长长的感叹一声说道。

    “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李东阳听完,脑海中仔细的思索,很快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说道:“我这读了一辈子的书,学习了一辈子治国之道,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实在是惭愧~惭愧。”

    “李公谦虚了,小子我也只是胡乱的瞎说罢了,真叫我去做事的话,我才是什么都不懂。”

    刘晋连忙摇摇头说道。

    “铛~铛~”

    就在这时,灯塔上面又传来了一阵阵的铃声,这让港口这里的众人一个个一头雾水,这船都已经回来了,这怎么又想起了铃声。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好像是前往朝鲜的船回来了~”

    很快,灯塔之上,负责瞭望的人拿着大铁皮喇叭就大声的说道。

    “朝鲜的船回来了?”

    “回来的真是时候。”

    刘晋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第201章 一箱箱白银

    天津港口内,伴随着一阵阵铃声的响起,众人再次看向海天相连之间,只见五艘大福船正急速的朝着天津港口这里驶来。

    “终于回来了,天津港这里的变化可真大啊。”

    ‘昆仑号’上面,杜明恩用望远镜看向天津港口这里,此时的天津港口已经全然没有了原先刚刚离开时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用水泥修建起来的港口,非常的大气,整齐、平坦,再加上港口附近的造船厂、造船厂的家属区等等,给杜明恩一种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觉,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船离天津港越来越近,港口这里,负责港口管理的管事也是开始忙碌起来,开始有小型的船只朝着五艘大福船这边划去。

    这五艘船去朝鲜这边,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变的陌生了,所以需要引水员将他们引到相应的码头这里去,同时开始安排刚刚卸货的人准备给这五艘大福船卸货。

    “前往朝鲜的船?”

    李东阳看了看越来越近的大福船,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身边的刘晋。

    “是这样的,李公。”

    刘晋笑了笑说道:“这前往黄金洲的路途非常遥远,凶险万分,这些船员虽然经过了一定的学习,但是训练方面却是远远不行,所以我就让这些学员分成两批。”

    “一批则是在近海这边进行海上训练,顺便也是捕鱼,另外一批则是尝试先走一走短程的航线,进行对应的训练,只有在完成了这些训练之后,完全掌握了海洋航行的技术才可以前往黄金洲。”

    听完了刘晋的话,李东阳、周经、张懋三人这才点点头,这刘晋办事还是比较可靠的,原先还觉得这前往万里之遥的黄金洲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现在看来刘晋是有着自己的详细计划,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没有傻乎乎的一开始就将这船队直接派往黄金洲,而是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接着再进行海上的实践训练,还进行短程的航行,做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了,这去朝鲜肯定不会白走一趟的,顺带着也是去朝鲜这边做做生意,赚点银子,再买些粮食回来。”

    刘晋话锋一转笑着说道。

    “做生意?”

    “买粮食?”

    李东阳和周经互相对视,其实心里面就已经猜到了,刘晋做事一贯都是无利不早起,无论是在京城这边搞出的蜂窝煤和玻璃,还是在天津这边去海上捕鱼。

    每一件事情虽然都是利国利民,但是同样的,刘晋也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一个小小的蜂窝煤竟然也能够年赚百万两白银,至于这玻璃那更是日进万金,让刘晋和太子朱厚照赚的盆满钵满。

    这船员训练也都是顺带着捕鱼,这去一趟朝鲜,多半也不会白走一趟的。

    “小子,这经商毕竟是小道,你的心思还是应该放在科举之上,不要因小失大。”

    周经看了看刘晋,语重心长的说道。

    自古以来,这商人都没有多少地位,读书人才有地位,才能够进入这个时代权力的中心,至于商人,纵然是再有钱又如何?

    见到一个七品的芝麻官还不是一样要跪下来,纵然是有万贯家财,依然不过是一介商贾而已,读书人是最看不起这些商贾之辈的,说道商人的时候,眼神之中都是带着不屑一顾的神色。

    周经爱惜刘晋这个人才,所以这才郑重的提醒,让他不要忘记了科举,要将心思放着这上面。

    “小子晓得~”

    刘晋一听,连忙拱手回道。

    尽管并不是很认同周经的观点,但对方毕竟是好意,更何况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确实是太高了,而商人虽然有钱,但没有地位,这也是事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