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2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产量可能不会太高,每次能够有个几百斤就算不错了,顶了天我们也就是每次多赚几十两银子。”

    “为了这点银子,我们就抓了这个两人,其中一个还是秀才,官府一旦追究起来,我们就别想做这个生意了。”

    “不要因小失大,做事要多想几步,特别是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给迷住了眼睛。”

    “更何况,即便是这雪盐的产量还可以,他一斤盐也不过卖200文,顶了天赚200文,我们一斤盐赚300文,大头还是我们赚。”

    “根本就没有必要非得弄清楚这雪盐的来路,安安心心赚我们的该赚的钱,明白吗?”

    张天豪叹口气说道,这是他做了十几年私盐生意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心里面该有数。

    “我明白了~”

    张天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道。

    “这个刘秀才年纪轻轻就考到了秀才,以后说不定就能够飞黄腾达,现在和他交好以后说不定能够攀上一棵大树,那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张天豪看了看张天云,知道他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的话放在心里面,又想了想说道。

    “我懂了,你这是在为以后铺路?”

    张天云一听,立刻说道。

    “你以为呢,我每年花几千两银子来供族内的孩子读书、考功名,你以为我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将来我们张家能够出个人才,这样我们就有靠山,也不至于需要如此辛辛苦苦的在崇山峻岭之间偷偷摸摸的贩卖点私盐,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其他的大盐商一样了,光明正大的去盐场拿盐,随随便便一过手就是成千上万的银子。”

    “你记住了,对读书人要更有礼貌,遇到有困难的读书人,可以的话就帮一把,这些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谁都说不清楚他们将来会是怎么样的。”

    张天豪点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那唐老虎那边我们怎么办?”

    张天云点点头,想了想说道。

    “唐老虎他不过是一个乡下恶霸而已,依我看啊,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这个刘秀才给收拾了,这个刘秀才敢找我们卖盐,有胆识,恐怕这个唐老虎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张天豪想了想笑着说道。

    ……

    “晋哥儿,我们发财了,这是银子啊,这可是银子,我可从来没有见过银子。”

    另外一边,拿到了银子,赵二虎显得非常激动,仔细的看了起来,似乎这银子有花一般。

    下河屯实在是太穷了,纵然是大家可以煮盐卖,但是每次交易,张天豪这边都带的是铜钱,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下河屯的人只喜欢铜钱,银子这东西太大了,所以也是从来不用银子交易,即便是银子携带方便。

    这就好比是大家都在用一分钱、一分钱买卖东西的时候,你拿1000块的大钞去买东西,别人根本找不开,而且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看过怎么大的钞票,会怕上当受骗,都不会愿意接受。

    “有点出息好不好,看把你高兴的,不就是几两银子嘛。”

    刘晋看了看赵二虎,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

    仅仅十天的时间,靠着提纯粗盐,自己就获利了10多两银子。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十几两银子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联系下这个时代的物价,还有大家的生活水平之后,大家就会知道这十几两银子绝对是一笔巨款。

    此时来自美洲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明朝,白银是非常值钱的,可不比瞒清的时候,白银动辄都是以万两来计算,普通老百姓纳税都用白银的地步。

    现在主要的货币还是铜钱,大额的交易才会用到银子,因为只有这些商人、士绅之类的才能够知道白银的好坏,纯度的高低,兑换比例等等,普通老百姓,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一两银子。

    “银子可是很值钱的,我爹说了,只要我家有三两银子就可以给我娶个婆姨呢。”

    赵二虎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脸微微一红的说道。

    “哈哈,看来虎子你是真想娶婆姨了,好好跟着我混,过年前就保管你娶个漂漂亮亮的婆姨回家暖被窝。”

    刘晋一听,顿时忍不住就高兴的大笑起来,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底层人是真的穷,3两银子就可以娶个老婆,可是即便是3两银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15章 超低的物价

    永平府昌黎县县城内。

    刘晋带着赵二虎非常悠闲的行走在这座小县城内,县城很小,仅仅只有几条街道,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够逛完。

    县城虽小,不过却是非常热闹,人很多,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还挺热闹的,和过年一样。”

    刘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有穿着长袍拿着扇子,一副高人一等鼻孔朝天的读书人;有衣着破烂,挑着薪柴或者一些干货之类的从乡下赶过来的穷苦人;也有挑着货担,大声吆喝着做买卖的小商人、特色小吃的经营者等等。

    这样的场景,在后世可是很难见到的,在刘晋的记忆中,也只有农村过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这样场景,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热闹的场景也是越来越少见了。

    虽然相比起后世差了很多、很多,不过刘晋却是觉得这里似乎更有逛街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对这里的一切都仔仔细细的看一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