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041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西北兵灾,东南民乱,中原大旱……又赶上日食,愚民无知,不知日月星辰变化是自然之理,只将异常变化当成是上天示警……

    朔日日食,百姓眼中,会如何看待他这位帝王……康熙只觉得满嘴腥甜,眼前一阵发黑……

    就听旁边弘明带了几分焦急,高呼道:“皇玛法……”

    虽说在上书房里,弘明也对西洋天文历法有所知晓,但是并不尽信。

    今年气候本就异常,中原大旱,湖广雨水成灾,如今又有朔日日食……

    弘明想的不是老天示警,而是“天狗吞日”。

    国无二君,天无二日。

    皇玛法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弘明扶着康熙,心里“扑通”、“扑通”直跳,看来让阿玛回京叙职果然是明智之举……

    日食,日食了。

    不能说日食稀奇,但是能在热河看到,也是百年不遇了。

    曹宅这边,客人来酒过三巡,告辞离去,曹颙出来送客。

    正赶巧,就是这个时候,天色渐渐幽暗,日食了。

    除了曹颙,大家都变了脸色。他们止了脚步,就在曹宅的庭院里,三三两两的站了,抬头看着天上日食,窃窃私语。

    曹颙见状,忙道:“日食伤眼,不可直视,大家还是回厅上等吧。”

    众人到底存了畏惧,都静了声,同曹颙转回到花厅。

    曹颙使人点灯,又想着使人往内院传话,省得有人不知道,直接看日食,伤了眼睛,就听到隐隐的传来击打声。

    这是民间习俗,日食时,要击打出声,吓退“天狗”。

    伊都立与十六阿哥都带了醉意,等着曹颙送客完,大家再喝第二悠的。

    听到外头的动静,两人带着满身酒气过来。

    “都掌灯时候了?”伊都立见厅上亮了灯,大着舌头说道。

    “日食!”曹颙回道。

    见众人都摒气息声,十六阿哥也觉得心里沉甸甸,低声道:“朔日……日食……”

    “日食?天狗吃太阳……”伊都立喝了酒,但是有些人来疯的性子,手舞足蹈的凑到门前,道:“天狗……哪儿呢……”

    因午后时分,太阳的位置正中偏西,所以伊都立站在花厅门口也瞅不见,抬腿就要往院子里去。

    刚好曹颙刚才打发下去的小厮过来,后边还跟了两人,怀里都捧了一叠琉璃瓦。

    曹颙接过一片,递给伊都立道:“大人,用这个看,看得清楚,还不伤眼……”

    伊都立接过一片,跑到院子里仰头看日食了。

    旁边两位户部属官,四川司的,见状露出几分好奇,望着小厮怀中的琉璃瓦。

    曹颙见状,指了指那些琉璃瓦,对众人道:“各位大人,这日食是天文奇景,大家想看的,这里有琉璃可以护目……”

    有些年岁大的司官,已经是眼观鼻、鼻观心,口中不知是念着释道儒什么经书;年轻的,到底耐不住好奇之心,从小厮手中接过琉璃瓦,到院子里去了。

    要是太平之年,就算有日食,也不会生什么大的波澜。

    今年却是多事,这日食又出现在皇上避暑所在之地……曹颙即便不迷信,也轻松不起来。

    他回过头去,正好见十六阿哥忧心忡忡的模样。

    “十六爷……”曹颙低声唤道。

    十六阿哥的声音带了几分颤抖,道:“看外头……”

    原来,外头已经全黑了……

    康熙六十年,七月庚寅朔,日全食,热河昼如夜……

    ps:历史上,这次日食在闰六月初一,不是七月……

    第0910章 幸园(上)

    除了天色幽暗,便是温度的骤降。曹颙直觉得胳膊上,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原本在院子中,拿着琉璃瓦观看日食的几个司官,也都带了几分惶恐回到厅上。就连醉意朦胧的伊都立,酒也醒了不少,扶着个相熟的内务府司官,走到曹颙身边。

    幽暗与寂静,让时间变得漫长,实际上也就一转眼的功夫,就开始生光。

    前后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日食已经完了,仍是阳光普照,烈日骄阳。

    众人如大梦初醒般,不管心里如何想得,脸上都是镇定得很,同曹颙告辞离去。

    只有略显急促的脚步,流露出他们的慌张。

    伊都立已经寻了椅子坐下,等曹颙送完客,他已经是美梦正酣。

    谁也没有心情再喝第二场了,十六阿哥直觉得心里不安,对曹颙道:“孚若,今儿就这样吧,我先回去了……”

    曹颙晓得他担心康熙,也不拦他,送他出府。

    按照每次日食的常例,都要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上折子“敛罪责”,不知这次是哪位老臣有幸为帝王“分忧”。

    曹颙回到厅上,看着呼呼大睡的伊都立,也不能叫他一直睡在椅子里,就叫两个小厮扶他到客房小憩。

    这会儿功夫,就见福彭带着阿尔斯楞过来。阿尔斯楞还好,仍是虎头虎脑,看来没有被方才的日食唬到;福彭却是脸色苍白,同曹颙早先见到的少年老成模样大不相同。

    “舅舅,日全食……西北……”饶是再稳重,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想到远在西北的父亲,还是带了几分惶恐。

    见他如此,曹颙倒是有些意外了。

    转念一想,西洋天文历法,并不是上书房的正课,就是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他们,也多是通过书籍略知一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