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章节目录 第16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是考虑到自己日后对辽东的布局,还有遏制建虏势力发展的部署,崇祯皇帝必须要对后毛文龙时代的东江军,进行相应的调整,力求将孤悬辽东海外的东江镇,打造成大明对辽东的前进基地。

    袁崇焕矫诏杀了毛文龙,为制衡毛文龙麾下那帮骄兵悍将,先是把东江镇分为了四协,后又合并成两协,叫陈继盛、刘兴祚分领,这也使得东江镇相互敌视,相互对立,继而导致东江镇失去威胁辽东的优势。

    其实像孔有德、耿仲明之流,在后面之所以会背叛大明,纯粹是大明的文官,不正眼瞧人家,肆意压迫,导致耿仲明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在心里紧绷一根弦,生怕步了毛文龙的后尘。

    抛开表象看本质,就是大明‘文贵武贱’的政治失衡,才导致了这一系列悲剧的出现,不然大明也不会经历这些。

    成见,是深埋大明文人的顽瘴痼疾。

    “起来吧,这不怪你们。”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开口说道:“东江镇离大明这般远,你们能在这个时候赶来驰援,就实属不易了。

    单单是这份忠诚,朕也绝不会亏待,此次奉诏勤王救驾的东江军,不过眼下朕有件差事,要叫你去办。”

    “愿为陛下赴死!”

    陈继盛闻言,忙抱拳行礼道。

    受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擅杀一事的影响,以陈继盛为首的东江军将校,其实心里对朝廷多少都产生不满,尤其是他们东江镇这边,所拨发的粮饷,包括军械等,那永远都是最迟的,或者就是调拨一部分。

    其实在崇祯皇帝的戡乱救国之诏,传到他们东江镇这边,有不少的将领,是不愿意奉诏勤王救驾的,毕竟朝廷那样区别对待他们,眼下遇到建虏侵犯的危局了,又想到他们东江军了?

    面对这样的一种态势,沉稳的陈继盛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出兵勤王救驾。

    有意思的是,凡是表达不想奉诏的将领,悉数被陈继盛调到驰援的队伍中,愿意奉诏的都留到了东江镇。

    对陈继盛这样的决断,没有人知道其心中是怎么想的。

    “别动不动就说‘死’字。”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难道活着就不能为朕,为大明效命吗?你即刻奉朕口谕,于勇卫营主将周遇吉一道,赶赴迁安城方面,去叫袁崇焕过来见朕!

    让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几人,随你一块儿前去迁安城,记住,不准发生冲突。”

    讲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皇帝脸上的笑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凌厉的神情,这是他倒袁的第一步。

    “……”

    陈继盛听闻此言,愣住了,面露错愕的抬起头,看向神情凌厉的崇祯皇帝,心里不由得一震,忙低首应道:“喏!”

    “去吧。”

    对于陈继盛的反应,崇祯皇帝是能想象到的,毕竟袁崇焕跟他们东江军的关系,在大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矫诏杀了他们东江军的领头,这对那帮骄兵悍将,尤其是毛文龙的义子义孙,那没有一个不仇视袁崇焕的。

    倒袁,是他要办的事情。

    就袁崇焕这样的政客,若再留在辽前的话,那他的平辽主张就无法贯彻,更别提这次迎战建虏,袁崇焕的种种表现,还有建虏进犯大明一事,谁都保不住袁崇焕。

    调整东江镇的部署,也是他要办的事情。

    就心里藏着对朝廷不信任、怨气的那帮骄兵悍将,倘若不谴派陈继盛他们,随周遇吉一起前去迁安,把袁崇焕带到自己跟前,只怕很多人的心里,都会误以为自己要除掉他们,到时必生兵变。

    身为大明的天子,一刀切的事情不能有,这太过于简单粗暴,不符合天子身份,崇祯皇帝是不会做这等蠢事的。

    制衡才是王道,才是帝王之道。

    把陈继盛、孔有德这帮东江军将领,留在京畿这边,能起到的作用更大,稳住朝堂的乱局,是击败进犯的建虏后,首要去做的事情。

    第一百四十四章 袁卿,别来无恙

    周遇吉奉崇祯皇帝口谕,统率勇卫营,携陈继盛、孔有德等东江将校,赶去迁安方面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在驻扎汉儿庄一带明军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陛下,就算要传召袁崇焕,也不必叫陈继盛等人随行啊。”孙承宗面露忧色,对崇祯皇帝拱手道:“此事已在汉儿庄营地传开,倘若因为此事,导致军心浮动,就……”

    “朕不过是传召袁崇焕,奉旨前来汉儿庄见朕,怎么就会导致军心浮动?”

    崇祯皇帝打断孙承宗之言,看着神情不安的王洽、李邦华,手指敲击着书案,语气淡然道:“难道袁崇焕这位督师,比朕这个大明皇帝,威望还要高吗?朕要你们军机处前指,又是干什么呢?”

    “……”

    孙承宗几人,一听崇祯皇帝所讲,一个个是冷汗直流,心里变得紧张起来,天子所讲之言,他们根本就没法回答啊。

    难不成说袁崇焕比当今天子还厉害不成?

    从袁崇焕被任命为督师,全权负责平辽之事后,其便借着平辽的大旗,提拔了很多听他话的将领和官员,排挤走了像满桂、侯世禄这等有自己意愿的将领。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袁崇焕这哪里是替朝廷平辽啊,这分明就是借着平辽,在打造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利益群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