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章节目录 第15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不是总结的很好嘛。”

    崇祯皇帝笑着说道:“一帮不尊教化的东虏,所奉行的那一套东西,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朕才叫军中粗懂建虏语的将士,趁着我大明主力,赶赴汉儿庄前线之际,先乱一乱建虏内的秩序。”

    满桂双眸微张起来,先前他听到那些话,只觉得很新奇,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竟会写出这等粗鄙之言,毕竟这不该是天子所能阐述出来的。

    但听崇祯皇帝这般一讲,满桂回过味来了,这他娘的哪里是单纯的骂皇太极这个狗奴才啊,这分明就是想分化建虏八旗啊。

    又是牵扯到皇太极,又是牵扯到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又是牵扯到阿济格哥仨,那洋洋洒洒的数百字之言,算是把建虏八旗内,主要掌权的人,全都给牵扯进去了。

    高啊!

    “朕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在建虏八旗内,埋下一颗分裂的种子。”

    瞧着神情激动起来的满桂,骑马向前的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叫它生根,发芽,在特定的时间,叫朕的那个狗奴才,无法真正整合八旗,这算不算变相削弱建虏八旗?”

    “算!”

    激动的满桂大声应道,若建虏八旗内不能皆听皇太极之命,那八旗劲旅的强悍,就不能发挥到极致。

    尤其是皇太极这次统率建虏八旗,进犯大明关内要地,想重创大明元气,却反过来被大明打的灰头土脸,这对其在八旗内的威望,那绝对是不小的打击。

    越想越激动的满桂,此刻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方才的那声大喊,叫随驾的王洽、李邦华等一众人,都神情各异的看了过来。

    “行啦,你也别这般激动了。”

    瞅着眼前的满桂这般,崇祯皇帝神情淡然道:“算算时辰,奉朕旨意的那帮健儿,只怕这个时候,正被恼羞成怒的建虏追杀。

    你即刻奉朕口谕,携本部铁骑,命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三人,统率麾下铁骑接应,切记不可恋战。”

    “喏!”

    满桂抱拳应道,随后便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策马扬鞭朝前方驰骋而去,眉宇间生出的激亢,是怎么都不能遮掩住的。

    ‘满桂这员虎将,可用,但不可脱离掌控的用,性情太过于桀骜。’

    瞅着离去的满桂,骑马向前的崇祯皇帝,心里暗暗道:‘给刘兴祚配属的副将,他不行。

    若真派了满桂过去,难免会反客为主,最好也是两虎相争,看来还要再想想其他人了。’

    统率中军赶赴前线,崇祯皇帝所做的这些,其实不单单是为了即将爆发的战事,也在为此战之后的部署,在做相应的安排。

    一个叫皇太极完全掌控的建虏八旗,不符合当前大明的利益,也不符合他在辽东要展开的布局,所以怎么给皇太极埋雷,叫建虏八旗内矛盾激化,才是崇祯皇帝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就他所编的那些话,的确上不得台面,也不符合大明天子的身份,但的的确确像一把利剑,刺进了建虏八旗的体系内。

    至少阿济格哥仨,多少会生出些许不满吧?

    这倒霉催的哥仨,对皇太极的逆反心理,也会增强一些吧?

    若皇太极真要为了掌权,而动阿济格哥仨名下的牛录,或者打压他们哥仨,那建虏其他大小奴隶主,也会生出些许别的想法吧?

    裂痕往往就是从细微处一点点撕开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祯三十六计之舆论战

    处在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道下,大明上下正忙着摆烂,身为小弟的建虏,那也不能闲着啊。

    当大哥的都以身试法,在上下摆烂了,身为小弟的建虏,你不学着摆烂,是什么意思?瞧不起谁?

    崇祯皇帝折腾这一出,随着出战的各部兵马,齐聚汉儿庄前线,孙承宗、王洽、李邦华这些军机大臣,到底还是知道了。

    不过他们一个个却默契的装作不知道,忙着处理各部兵马呈递的军情,这叫崇祯皇帝觉得有些遗憾。

    “陛下,截止到当前位置,我大明出战的各部大军,并未遭遇建虏的侵袭,卢象升、孙祖寿、马世龙他们,按照军机处前指所定部署,顺利构建起相应的防线,目下正在完善各处防线体系。”

    “陛下,我军所设屯粮要地,已选定区域,并按照您先前所讲,当前正在挖设第二道宽沟……”

    听着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一个个先后站出来汇报军情,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情绪不高的把玩着绣春刀,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那狗奴才,还真是够能忍的啊,不就是自己统率的兵马,赶到前线的有点多,这咋连遣派麾下骑兵袭扰的动作,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来呢?

    有军机处前指,来把控先前已拟定的作战部署,只要不是突发战况,崇祯皇帝听与不听都行。

    “真是奇了怪了,朕的那狗奴才,咋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收刀归鞘的崇祯皇帝,在孙承宗等人的注视下,面露不解的囔囔道:“这要是一直这般干耗着,那最后不就不能多杀一些建虏了?”

    “……”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他们,听着崇祯皇帝囔囔所讲,一个个神情各异的站在原地,心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他们先前知晓自家天子,召集那帮粗通建虏语的将士,所做的那些事情后,都生出不该如此的种种想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