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封神之桑榆非晚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三章 此夜山中闻折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老和尚点了点头,“用来装东西,还是很好的。”

    这样的咫尺物,真的不多,要是当成方寸物,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过老和尚还是有些疑惑,“杨公子可能用起来有些麻烦。”

    听到装东西,李西山似乎想起来什么。

    青云衣馆?然后,李西山默不作声了,不过,脸色更差。

    此一时彼一时,不能拿来套用的。买珠还椟,是错的。买椟还珠,更是错到了姥姥家。

    李西山听到老和尚说麻烦两字,就赶紧插嘴,“先别管麻不麻烦,总不能让它空着。”

    老和尚微微不悦,“要不然,李公子代选一个?”

    本来就是让杨见山选一个,作为受伤的补偿,现在多拿一个咫尺物,也不亏,李西山权衡一番,也算是个不错的添头了,李西山点了点头。

    李西山精挑细选,犹豫再三,拿起那枚梵钟。

    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一时不好确定是什么材质,不过李西山拿起的时候,本来应该有响声的铃铛,没有响起任何声音。

    老和尚冷哼一声,“李公子,现在还有什么要说的?”

    “那就不打扰和尚清修了。”李西山微微弯腰,就要告退,用眼神示意杨见山跟上。

    老和尚不等李西山转过身,一手压在李西山右肩之上,李西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不过好歹站住了。

    老和尚微微讶异,又有些理当如此的感觉,就把手拿开,仔细看李西山一会,再转过身,对杨见山说道:“既然如此,杨公子也可以再选一件。”老和尚话没有说完,停留了一会,“不过,在选之前,要回答我一个问题。”老和尚神色凝重,“问题不难。”

    杨见山点了点头。

    老和尚犹豫了好一会,才问道:“智慧出,有大伪,是什么意思?大道废,有仁义,对还是不对?”

    杨见山紧皱眉头。

    李西山伸出两根手指,使劲晃了晃,杨见山当没看见。

    不过李西山也是纳闷,看样老和尚真不打算在他自己身上费劲了,难道要学以致用整出个三教合一来?癞蛤蟆吃月亮——痴心妄想了。老和尚本事不小,却注定不成的。

    杨见山想了想,“六亲不和,有孝慈,老百姓对这些最了解,还是少了些理解。国家昏乱,有忠臣,帝王之家,不可不察。”这些话不难理解,杨见山却还是有些疑问,“不过,这几句话,似乎先后顺序很乱。”

    “并不是其中一句?”

    老和尚一句话问出,却有些后悔,杨见山一时没有觉察,便也没有回答。

    老和尚轻抚手掌,“善哉,善哉!杨公子也是有慧根之人。”

    李西山有些无奈,没见过老和尚这么没脸没皮的人物。先是要和读书人分个高下,现在又把牛鼻子那一套拿来忽悠人,却说杨见山是个有慧根的。要让人怎样?别说杨见山,把那三位老祖宗请出来,也被你难住了。

    李西山转念一想,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老和尚在自夸呢!夸杨见山有慧根,何尝不是转着弯夸他老和尚自己?

    杨见山似乎也晕晕乎乎的,李西山有些生气。蓦然间,李西山又非常高兴,赶忙说道:“要不,还是我帮他挑吧。”

    老和尚赶忙阻止,“你敢?!”听那口气,老和尚不介意真动手了。

    李西山悻悻然收手,老和尚真生气了。

    为何突然生气了?李西山有些摸不着头脑。

    老和尚看了看杨见山,那种恼羞成怒的样子,烟消云散。

    李西山更加觉得莫名其妙。

    杨见山眼神恢复清明,依然摇头。

    老和尚就有些看不懂了。

    “那个金色小鼓,很好的。”李西山再次出声提醒。

    晨钟暮鼓。李西山很有些心动。

    要说在不危山上,李西山真觉得无所谓,现在的话,李西山杀人夺宝的心都有,可惜做不到。杀人夺宝的想法是真有,和老和尚非亲非故,没交情。

    杨见山根本没有看一眼,连摇头的动作都省了。

    李西山还没怎样,老和尚却冷哼一声,把李西山吓了一跳。

    “你觉得我留下你很难?”

    李西山倒吸一口冷气,“很容易的。”人在屋檐下,很难不低头。

    其实也不全因为这个,李西山也没觉得就一定要离开,其实,这个无忧国,现在看来,也没什么不好。

    以前觉得不好,还不是因为老和尚没拿出诚意吗?杀人夺宝,确实有心无力。不过呢,要是老和尚愿意送,傻子才不要。

    李西山看了看杨见山,似乎抓住了些许苗头。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他也配?”老和尚冷言冷语。

    “世人畏果,菩萨畏因。对,也不对。世人如果只是畏果,什么事做不得?世人如果不畏因,为何很多事选择不做?世人做事后,要承担后果,不做事,反而成了菩萨?拿起屠刀杀人,怙恶不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能受万人敬仰?如此说来,菩萨作不得,佛也成不得!”老和尚说话,快若飞剑,不容他人置喙,其人头也不回,走进方丈去了。

    李西山这回连冷气也不敢吸了,拉起来呆头鹅杨见山就跑,杨见山几乎是被拖着滚下金山去的。

    这个心相寺,果然是个怪地方。金山上,绝对是个是非之地。

    李西山带着杨见山,无头苍蝇般乱闯,借着夜色,反正也没人看见他们。

    一直到看到大红灯笼挂在门两旁,李西山才和杨见山一起停步。两人就站在墙角边,不再挪步。

    好在杨见山也不再是那呆头呆脑的模样。

    老和尚这一次缺少风度,大师气度涓滴不剩,地痞无赖一个,无疑了。

    杨见山前后两次,判若两人,确实把李西山吓得不轻。

    “别信他的。”道理何其粗浅,李西山觉得这句话太多余。

    老和尚两次说话,角度不同。道理都一样。

    拿起屠刀,成不得佛。拿起屠刀,才成得了佛。那到底拿还是不拿?

    很显然,老和尚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杨见山呢?

    千算万算,难道是自己错了?不能不见的老和尚,见错了?见一次,见好就收。第二次见多了?第二次,也不是自己想见的。好像第一次也不是。

    李西山有些泄气,不过也明白了老和尚看杨见山的眼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