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内家拳演义

章节目录 十九,《洗髓经》、《易筋经》中的功夫要义(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个概念,理、筋、膜。

    《洗髓经》中说:气无理不运,理无气莫著。交并为一致,分之莫可离。这个理,指的就是《易筋经》中的筋。《易筋经》中说: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理、筋,指的就是身体中能够传簇能量的通道。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这就是说,元气可以在周身运行,周身无处不可以传簇能量。前辈大师的拳论中将元气称之为先天一气,为阴;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为后天之气,为阳气。阴生阳,故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技击能量是元气(先天一气)所生。先天一气与后天之气阴阳合一就是真气,真气鼓荡就是能量周身传簇,周身充满能量的意思。

    以心行气,就是用心脏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技击能量;以气运身,就是用心脏驱动能量周身传簇,让真气在周身鼓荡。

    所以,筋不是一个物质概念,而是指能量传簇的通道以及能量在通道内运行传簇时作用于身体的感觉,即筋是由能量传簇形成的;从筋的形成来说,筋是习练出来的,不是指人体中连接骨骼的筋,人无法控制这个连接骨骼的筋。

    所以,能量是筋的基础,没有能量的存在和运行就不会形成筋。

    根据一些科学研究,人体活着时能够感觉到经络的存在,但是死后的解剖却无经络痕迹,所以《易筋经》中对筋的概念是符合科学的。

    明白了理、筋的概念,就会理解拳论中所说的易筋易髓的功夫。易筋就是换力,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替代每块肌肉的紧张收缩蓄发能量,从而习练出在经络中运行的一根筋,周身就靠这根能量筋蓄发能量和力量;易髓就是涨筋腾膜,让筋的能量向内涨如骨髓而使得筋骨含力,向外扩张到皮毛之下而使得能量充满周身。

    《易筋经》中说: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这描述的就是涨筋腾膜。涨筋腾膜是内家功夫的极致!

    内家拳是一种状态拳,其追求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发力过程。涨筋腾膜就是一种能量传簇状态,就是真气鼓荡,将精气神的能量充满周身,让精气神运行于骨肉之间,皮毛之下(就是膜),以达到蓄发合一,把周身习练成一个能量运行体。习练出这种状态后,根节之力贯通周身梢节于皮毛之下,不发力而力自在,根本就不用蓄发能量和力量的过程与时间,所以总能够后发而先至,时刻抢占先机先势。由于周身能量贯通传簇,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能量导体,无论对手劲力多快,只要接触到我自身能量,我即或将对手劲力吞入自身,或与对手能量直接抗衡,随心所欲,化打合一。

    身体习练到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就意味着通过艰苦长期的习练,已经用以心行气的方法改变了肌肉的功能,使得肌肉产生了二个特殊机能:通、满。通就是身体能够双向传簇能量,满就是能量周身传簇。

    内家功夫的这种以心行气的特殊发力方式,就造就了其特殊的技击方式,就是不必花费自身能量去与对手打来的劲力硬顶,而是用“通”的功夫吞入并传簇对手能量,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为我所用。能吞能打,能吐能呐,无论对手什么样的劲力都能够被我接受,所以才有了形意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和太极拳的应者立仆。

    涨筋腾膜,就意味着真气已经达于骨髓皮毛,筋骨含力,真气鼓荡,就已经是一种状态了。在这种状态下,周身就是一个能量运行体,身体时刻在与外界宇宙之间进行着能量的阴阳转换,皮毛之下任何一个部位都有能量传簇,都能够与外界进行能量的阴阳转换,即所谓周身处处有手眼,周身处处是丹田。此时身体已经习练出意,即拳意,在这种意的状态下,人体根本就不用大脑指挥,皮毛之间传簇的能量自己就会与对手打来的外力进行阴阳转换,整个身体就是一架能够自动理解与处理外力的机器,这就是懂劲的根基。

    不涨筋,则内不坚,筋骨无力,无法腾膜;不腾膜,则外不固,内外不合,筋骨之力无法外泄,对手之力无法内引。涨筋腾膜,则力存于骨骼之间皮毛之下,心意一动力即发出,根本看不出外形动作,不需要蓄发能量和力量的空间距离,无形无式-------大家看看,内家功夫到底是什么,内家拳的外形套路动作有没有技击作用?

    内家功夫的本质,就是一种无形无式的以心行气发力,就是涨筋腾膜,真气鼓荡,能量周身传簇!

    而用外形动作去解释说明内家拳的所谓技击“技法”的,是何等的悲哀!

    第三个概念:中道,就是心以及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传簇通道,位于人体任督二脉的中线上。

    《易筋经》中描述的守中道为: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

    胸腹之间就是中宫土的位置,即心脏。心脏乃存先天一气之地,在内家功夫中就是用心脏的能量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守中道就是感觉并强大心力,以便让心力去控制身体。内家功夫中所谓的内功,就是指的心法,就是守中道。

    首先第一步要把中道找出来。找出来的意思不是找心脏的位置,而是找到能够被身体感知的“元气”,即心脏的能量。第二步就要让心脏中的“元气”运行并强大起来。

    《易筋经》中找中道的方法就是“守”,守的方法就是“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这个守的方法就是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器官去静静地、仔细地感觉体会。

    《易筋经》中运行元气并强大元气的方法有二个,一个是揉,一个是利用十二式的外形动作去引导元气运行。这种方法是与内家功夫习练以心行气的方法不同的,因为《易筋经》追求的是内外坚固,虽然达到内外坚固的程度就能够技击,但需要的时间很漫长,要终其一生去习练,所以在《易筋经》之中是故意隐瞒了练拳的方法。而内家功夫习练以心行气的方法就是以外练内,就如形意拳先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一样,达到外三合的程度时就能够将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和以心行气心意抽合习练出来。形意拳这种习练方法,如果习练方法正确,至少也要三年时间才能够习练出心意抽合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