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内家拳演义

章节目录 十七,二经之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以上就是《洗髓经》、《易筋经》中描述的内家功夫,即以心行气、河车运行、易筋易髓等。《洗髓经》、《易筋经》是天下第一个说出以心行气、河车运行的,是第一个说出易筋易髓的内家功夫的,是第一个确定内家功夫的标准!

    但是《洗髓经》、《易筋经》的作者显然是将惊世骇俗的内家功夫故意假合强身壮体之术来写的。

    从这些寥寥的内容中,没有习练过内家功夫的人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但是习练过内家功夫的人则可以从这些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中看出其想要说明的整体内容:即用以心行气将元气周身传簇运行及沟通任督二脉之间能量传簇的河车运行与鹊桥运行,以获得精气神的能量。洗髓经描述的是洗髓的过程,即用以心行气洗髓。洗髓经之中的内容,与丹道之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以我们看来,《洗髓经》和《易筋经》的内容是不完整的,虽然在讲百会与会阴部位的能量传簇,水火相济,可是不告诉大家怎么生成这个周天能量传簇,怎么以心行气。对如何生成水发昆仑巅,如何做到胁腹运尾闾只字不提,没有一定内家功夫基础的人,是根本看不懂并且不知道如何习练的。只有具备内家功夫的人才知道写的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习练。

    不写具体的习练方法,这是内家拳拳论传承的通病。

    有些人认为目前的《洗髓经》、《易筋经》是谬传版本,这是不了解内家功夫所致。《洗髓经》明确提出了以心行气、河车运行的概念和作用,《易筋经》明确写出了涨筋腾膜的内家功夫的高级层次,这是空前绝后、惊世骇俗的,丹道之术与达摩老祖老家的瑜伽之术是无法达到涨筋腾膜的层次的。《洗髓经》和《易筋经》之于内家功夫的地位与作用是无法取代、不容置疑的!

    易,改变、转换的意思;筋,人体之经络也。易筋,在内家拳来说就是换力的意思,即将肌肉紧张发力换为以心行气发力。为什么以心行气发力会导致出现筋的概念?

    《易筋经》说: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用肌肉紧张发力时,是体会不到筋(即经络)的,因为肌肉紧张发力时,无论是能量的产生还是传输,都是依靠肌肉的。

    只有用以心行气发力,在肌肉不紧张的情况下,才能够感觉并体会到筋的存在,因为以心行气产生的能量在体内的运行路径就是筋,就是经络。并且,以心行气的能量在体内传簇时的感觉就是能量贯通身体形成一根筋,这根筋从头顶百会到脚底涌泉,再到两手劳宫,身体仿佛被这根筋牵动而运动。

    所以,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替代肌肉紧张发力的过程,就是易筋。

    《洗髓经》和《易筋经》是纯粹的道家功夫,或者说是纯粹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阴阳转换、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等内容,都是道家独有的功夫。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这二经出于少林寺,就是达摩老祖所创了。

    但是这其中依然有一个疑问。那达摩老祖的家乡也有一种功夫,即瑜伽。那瑜伽所遵循的清净、持戒、苦行、调息、摄心、凝神、入定而达到梵我归一之境界,应该说是与二经并无不同的。尤其是瑜伽的外形动作,其实就是由易筋经的十二式演化的。只不过那瑜伽流传到现在,也是已经被谬传了,如同我们的传统武术一样,只剩下外形动作了,而把那具体的调息、摄心、凝神、入定而达到的梵我归一的状态,都简单地归结为“意念”了!尤其是那三摩地的境界,似乎全靠冥想而得。

    冥想,就是内家拳中的意。如果你将冥想当成是一种“意念”,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身体生成的“意”的这个概念,在拳论或者学说之中是必须要使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大家都去发挥想象力,去找出一个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身体对于以心行气的感应和反应的这个“意”的意思的话,大家会使用什么词语?我们认为这个意字是最贴切的词语!

    那瑜伽要达到的三摩地的梵我归一的状态,其实也是让身体去感知和体会的,只不过这种身体在闭五行之后的状态,似乎是由“意念”去感知身体的----------这就是一个原则的分水岭:到底是用身体感知和体会能量,还是用意念!

    那瑜伽习练的是什么?

    瑜伽习练的是梵我归一。但是用什么习练?

    只能用能量!这个宇宙的真理就是:没有能量,就什么也改变不了!能够改变物质的,只有能量!想要达到任何改变身体(包括健身)的目的,只能够用能量蓄发和运行来达到,绝无其他途径!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够明白那冥想,到底指的是身体本身的意,还是意念了!

    意念永远是一个与能量无关的概念。意,则是能量蓄发的关键!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约束古人的词语,但是正是因为古人的词语,才把现在人迷惑了!

    那瑜伽如果能够将摄心与调息合一,其实也能够习练出功夫!但可惜的是那瑜伽如同传统武术一样,被“意念”糟蹋得体无完肤了,都沦落到妄想以外形动作加意念来习练出高深的功夫或者来改变身体状态了!

    那么这洗髓经和易筋经到底是我们道家的产物,还是达摩老祖从家乡带来的?

    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考察必要的,更多的是牵涉到民族自尊心的事情了。但是我依然认为有必要说清楚这个事情。

    瑜伽经之中的内容,相比较于二经,还是很肤浅的!

    瑜伽经的内容,处于人们刚开始探索出人体内里能量蓄发和运行的阶段,刚刚认识到心脏对于人体的支配作用和能量,所以人们就发明了瑜伽这个功夫去加强习练人体内里的能量。

    但是同样的事情,也在我们民族发生、进行着。

    《汉武帝内传》中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汉武帝的生存期间为公元前156年到87年。

    更早,我们道家还有丹道之术,在秦朝的秦始皇之前就有了,在战国初期的老子的年代就有了。那时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而瑜伽经的成书时间,世人普遍推测是公元前200年。

    仅仅从“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这些文字来看,其概念就与瑜伽经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对于习练方法的心与呼吸(摄心与调息)来说,二者并无不同。

    但是对于二经中的功夫层次来说,已经远远比瑜伽经高深很多了。

    所以,对于瑜伽来说,应该是我们丹道之术的一个传承分支。

    这样就得出了一个与世人观念相悖的一个结论,即达摩老祖不是将洗髓、易筋之术传承到我们这里,相反,是我们的丹道之术传承到了达摩老祖的家乡。

    在我们已经将丹道之术发展到武学的层次之上时,瑜伽之术却没有任何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是,《洗髓经》与《易筋经》明显不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并且在《洗髓经》中还特意强调洗髓要在易筋之后习练,但在《易筋经》之中又明确说明要内外兼练。这些矛盾之处,大概作者有其难言之隐。

    正确的习练方式是二经要同时习练,不可分开。

    从二经内容来看,《洗髓经》处于将丹道之术向武学探索、发展的阶段,而《易筋经》则已经将内家拳学成形了。

    二经的内容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易筋经》是对《洗髓经》的发展。理、筋、体用等概念是在《易筋经》中出现的,而在《洗髓经》中显然还没有这些有关武学的概念。但是《洗髓经》确实是注重于内里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的,而《易筋经》是注重涨筋腾膜的功夫的。

    基于此,我们大概地说《易筋经》是习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洗髓经》是习练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但是严格来说,二经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过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对于易筋与易髓,没有先后次序,大家也不要被这二个阶段做截然的区分。“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中,易髓在易筋之先,而在内家拳论中,易筋在易髓之先。所以,易筋易髓只是四个字而已,不要被这四个字困扰。习练内家拳时只需习练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就能够达到涨筋腾膜的程度,所以不要严格区分易筋易髓的阶段。功夫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不是靠易筋易髓的阶段形成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