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内家拳演义

章节目录 十四,陈长兴太极拳论(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四梢之拳论原文注释:

    论完身体外部之三节,进而论四梢。

    四梢,就是身体气血骨肉筋之尽头之处。对于其他拳种,均谈论不到四梢。

    但是太极拳之能量蓄发为由内里五行之力驱动外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即能量由内发至于四梢。气即能量,为太极拳所使用的技击之物,所以气不能达于周身,则周身虚而不实;气不能达于四梢,则即便是气达于周身而本质上仍然是虚的。即能量不但要达于周身,还要达于四梢。比如那手足为身体之梢,但是能量仅仅达于手足是不能技击的,还要达于手足之梢,即能量要充斥于手足之所有部位,一直达于指甲。

    发为血梢。本来身体之毛发,不被列于五行之内,无关于四肢运动,似乎不足以谈论。然而毛发为人体血之梢节,血为气之生成之地,所以就要从血生气的角度来谈论毛发,即血梢的毛发挺齐可影响气的能量的充足。

    舌为肉梢。肉为气的能量存纳之地,如果气的能量不能行于舌梢,则为气的能量不足,故而肉梢舌必须要达到上顶催牙齿的程度,则肉梢的能量才能达到充足。

    齿为骨梢,骨梢相联,上下齿相扣,才可使气的能量相联。

    指甲为筋梢,气的能量生于骨而联于筋,故气的能量要达于骨梢筋梢,即达于齿、指甲。让气的能量达于骨梢筋梢,则可达到齿能咬断筋,指甲能穿透骨的程度。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则四梢足矣!

    四梢足,则气的能量自然足,就没有了周身皆虚或者身实梢虚之弊病!

    (原文)第五论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及五脏之义而犹准之於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其在於内胸廊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节为肾,至於腰为两背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於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注释:因以前均讲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道理,故不再另述,只注释原文。

    太极拳之势,由气之能量所得。人体有五脏得以成形,即先天一气生于五脏。所以这五脏乃性命之源,是生成气之能量的根本。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也。

    心属火,有从下往上燃烧而炎上之象,故心力能够下行。肝属木,有树木之曲直之形,主身体之曲直、折叠、顺逆。脾属土,有阔达敦厚之势,主能量支撑八方。肺属金,有变化之能,故而生出阴阳二气。肾属水,水有从上往下之润下之功。

    心火下行炎上使肾水上行,此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肺金生成呼吸,生阴阳二气之阴阳转换,阴阳二气随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运行周身。脾土支撑五脏之静,肝木使得五脏生成曲直之动。心肾交合与呼吸二气生成能量之阴阳转换,肝脾生成五脏动静之阴阳转换。

    此乃五行之力。此五脏之五行之意,在五行之力的能量蓄发中各有所配合。凡是世间之拳术,都断不能离开五行之力。

    肺部阴阳二气之阴阳转换,在于胸腔内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肺经动,即呼吸二气之动,而诸脏器不能不动也!肺经之动,动在肺部以下之胸膈膜,胸膈膜上下运动,则五脏皆动。

    两乳之中为心,两肺抱心,肺部之胸膈膜之上乃是心经之位。心为君,心火动则其他脏器皆动。心火下行炎肾水,则肾动,肾水上升抱肝脾,达到五脏皆动。

    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后背脊柱从上自下第十四骨节处两侧为肾,两肾之所在的腰部为左右两背之本位,为先天之第一,五脏之根源。故肾水足,则金木水火土各显生机。以上为五脏之部位。

    然而,五脏在体内之存在,各有定位,而五脏表现在身体外部,也各有专属。但是身体外部位置太多,难以尽述。大约整个身体中,居中者属心,身体凹陷部位属肺,骨节之处属肾,筋之连接处属肝,肉厚之处属脾。

    五脏之意,心如猛,起杀人之心;肝如箭,发杀人之力;脾能使力大无穷;肺能生阴阳转换;肾能使周身轻灵,动作神速。以上五脏之意以及其显露出来的功能,只能由习练者习练出五行之力后自己体会,而非笔墨所能描述完整的。

    (原文)第六论三合

    五脏既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膀相合,右肩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执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注释:五脏说明白了,再论三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有拳论为意与气合者,最终均为内外合一也,不必计较。)。外三合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外三合只是大概的要求,本质上要周身合一,即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膀相合,右肩与左胯相合,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均为外三合之理论与实践,最终要达到周身相合。

    同样的道理,内三合也包括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即最终还是要达到周身内外合一。

    以上内外六合之论,从能量蓄发的变化角度而言之,最后都会归纳到一句话: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

    合,即能量之合一。能量蓄发,是理解内家拳论之唯一角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