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贵和堂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觉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董七女走出芙蓉馆,看上去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本想去凤鸣苑找小桃红,喝花酒耍乐子的,不想却在街上,遇到小尼姑——觉了。

    一家店门紧闭的香烛铺子前,觉了正在来来回回徘徊着,很是焦急的样子。

    董七女悄然走了过去,忽然出现在觉了面前,伸手揉摸着她的光头,嬉笑着说道:

    “小尼姑,等情郎呢!”

    不知怎么的,他每次见到觉了,都忍不住想要摸摸她的光头,也不管觉了是不是会生气,反正是先摸了再说。

    或许,很多人都有董七女这样的想法,只是忍着没有动手罢了,而他却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了。

    觉了先是惊慌失措,认出董七女后,随之满脸羞涩,留意到街上有行人在瞧着,又有些忐忑不安,连忙低垂下了头。

    先是惊喜,羞涩,而后又惶恐不安,几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觉了心里很是混乱,诸多委屈涌上心头,不由得抽抽搭搭。

    看到觉了低声哭泣,董七女收起玩笑心思,露出关切之色,问道:

    “怎么了这是?有谁欺负你,我给你出气去!”

    很是委屈的觉了,哽咽着说道:

    “这次进城,用来买香烛灯油的银子,像是被人骗去了。”

    今天进城买办香烛,不知怎么的,香烛铺子临街的大门紧闭。

    她在街门前等了好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营业,眼瞅着天色不早,这样等下去,怕是天黑前赶不回庵里。

    就在觉了焦急无助的时候,有人走来跟她搭讪,问她是不是买办香烛?

    觉了点头称是,问那人这香烛铺子怎么回事儿?这个时辰了,还没开门营业。

    那人瞟了眼四周,笑着说道:

    “掌柜的家里有事,委托我在这儿照顾老主顾,小师傅要的香烛,都已经准备好了,银子交给我,这就给你取来。”

    觉了信以为真,糊里糊涂将银子给了那人,她守着铺子等着那人拿香烛来。

    但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眼瞅着天就要黑了,也没见那人的身影出现过。

    觉了这才意识到,可能是遇到歹人,被那人骗了。

    董七女听了摇头苦笑,挖苦之言随口而出;

    “这样明显的小伎俩,你也看不出来,还真不是一般的笨。”

    “以为那人,总是要回店铺来的……”

    懊悔不已的觉了,很是无助的样子,道:

    “回去受罚事小,庵里没了香烛用度,却又如何是好。”

    “等着,我去想想法子。”

    董七女说着,走去香烛铺子,拍门喊人,里面寂静无人应答,只好到旁边的商铺去打听。

    问了才知道,香烛铺掌柜的家里,有人过世,忙着在家操办丧事,他这铺子,已有两天未曾开门营业了。

    “死人也不挑个时候。”

    董七女嘟囔一句,随口问道:

    “他这铺子,没个撑门面的伙计吗?”

    “小本经营,里外都是掌柜的一人忙活。”

    “别处可还有香烛铺子?”

    “县城就只他这一家,没听说有别的店铺。”

    事已至此,董七女也没了主意,只好回到觉了身旁,道:

    “香烛你今天是买不到了,要等明天或许才有得卖。”

    觉了依然还在惦记她的银子,问道:

    “收我银子那人,不是这家铺子的伙计?”

    “当然不是了,明摆着骗人的。”

    董七女嗤之以鼻。

    听了这话,觉了更加焦急。

    “这可如何是好,没了银子怎么买办香烛呀。”

    “银子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县城之内,只有这一家香烛铺子,人家出丧,明天才开门营业。”

    董七女说着,抓了把银洋给觉了,很是有些财大气粗的样子。

    觉了自是知晓,县城只这一家香烛铺子,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

    这会儿见董七女,抓了把银洋给她,连忙推辞着,道:

    “怎能用你的银子,我还有些积蓄……”

    “让你拿着就拿着,当是我的香火钱。”

    董七女说着,抓起觉了的手,将银洋硬塞给她。

    这让觉了忽然想起了,初次见面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抓起自己的手,硬塞给她的银洋。

    想到这些,觉了羞涩的垂下了头,低声说道:

    “也用不了这么许多银洋。”

    董七女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抬头看了看天色,道:

    “即便你有了银子,今儿个也买不到香烛了,不如在城里住一晚,明天买办了香烛再回去。”

    “那怎么行,师傅怪罪下来,却又如何是好。”

    觉了垂下了头,低声反驳着。

    董七女坏笑着,只当没听见师傅会怪罪这话,依然自顾自的说道:

    “走,先去找个地方,安顿你住下再说。”

    说着,拉起觉了的手就走。

    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的觉了,连忙挣脱了,面红耳赤地站在原地,怀里揣着小兔似的乱撞,不知该如何是好。

    董七女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忍不住又揉摸她的光头,道:

    “是领你去见奶奶,她可是水月庵的老香客,你也是见过的。”

    听他这样一说,觉了这才放下心来。

    这会儿天色将晚,无论如何也赶不回凤凰山水月俺,只好跟在他身后,走出县城南门。

    行走在前往贵和堂的路上,董七女有一搭没一搭的,在和觉了说着闲话;

    “师傅给你取了‘觉了’这个法号,是不是因为你尘缘未了,慧慈师太才给你取的这个名字?”

    低头赶路的觉了,没有回答的意思,却在心里想起了当年,她出家时的情景。

    那年她只有十几岁,世事艰难家道中落,父亲撒手人寰。

    灾情严重之后,母亲再也无力抚养他们姐弟两人。

    逃荒来到凤凰山的时候,母亲敲开水月庵的庙门,含着泪恳求慧慈师太,收留自己的女儿,给她一条生路。

    慧慈师太端详她好一会儿,确实说过‘尘缘未了’这话,因此不肯给她受戒,而只是叫她做了——驱鸟沙弥尼。

    刚到庵里那几年,觉了只是负责,驱赶晒谷场上夺食的鸟雀。

    在她渐渐长大之后,开始协助一名老尼,买办庵里日常所需杂物。

    这样又过些年,老尼的年纪大了,老得走不动路,就这样,买办香烛等日用杂物这差事儿,便成为觉了一人的功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