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贵和堂

章节目录 第七十章 生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进入六月以后,举目望去,田地里一片荒芜。

    满眼都是在烈日下,暴晒着的金黄色的麦茬儿,根本见不到秧苗,仅有的几簇绿色,是挣扎着的杂草。

    这样的境况,并非庄稼人懒惰,或是疏于管理。

    他们有得是力气,对于庄稼地里的活计,也是行家里手。

    只因老天爷没有落雨,又没有余钱去雇人挖井,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满怀希望播种下去的种子,焚化在干裂的焦土之中。

    那些播种下去的种子,拿在手里轻轻一搓,便随风飘散,如同庄户人家,殷切的期盼那般,弱不禁风。

    杨福田已是彻底绝望,家里仅有的余粮,勉强能够维持到秋,明年的吃喝用度,都还没个着落。

    再不想辙,一家人怕是要饿肚子了。

    昨个儿他听人讲,贵和堂董家正在召集人手,筹备浇灌谷地的事情。

    但杨福田却有些踟蹰不前,只因董家收回了,他所租种的田地这事儿,而一直耿耿于怀。

    虽说,那原本就是人家贵和堂的产业,董家怎么处置都不过分。

    但在他的心里,怎么也拗不过这个弯儿来,打心底不愿去贵和堂做工。

    为此,老婆也没少唠叨了他。

    家里没了过冬的余粮,如今,一家人只吃两顿饭,还是搀着榆树钱、野菜梗做的玉米面糊糊。

    那些东西吃了也不顶饿,几泡尿下来,便又空空如也,整天饥肠辘辘,肚子唧唧咕咕,唱的是空城计。

    儿子根生熬不下去了,他听人说,关东那里多得是肥沃土地,且人烟稀少,田地荒在那里无人耕种,河里的鱼多得,水瓢都能舀得上来……

    根生已多次和家里人商议,想要和交好的庄乡,逃荒‘闯关东’去,却是被母亲的哭声,给拦了下来,

    娘的理由只有一个,也很简单;

    “咱家就你这一根独苗儿,你走了,俺和你爹可咋活呦!”

    杨福田叹了口气,他不想拖家带口去外地逃荒,说还没到那个地步。

    再者说了,关东那边的这些传闻,都只是听人说的而已,具体是个啥情形,谁都没有亲眼见过,可不敢冒然行事。

    因此他让儿子根生,打消这个念头。

    但已是到了这一步,杨福田不得不重新考虑,当初老李给他的建议。

    当时老李可是答应过的,可以随时去贵和堂找他。

    若是去贵和堂找老李,或许还能有条活路。

    有所决断的杨福田,独自一人来到贵和堂。

    他的用意,是先来打探一下,董家的态度,而后再决定,儿子根生是不是也来贵和堂做工。

    他很了解儿子的性情秉性,年轻气盛,好强又抹不开面子。

    董家这事儿要是不成,可就真的断了他的后路,根生很有可能,自己个去闯关东,这却是杨福田不想看到,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因此他不敢大意,先来贵和堂探听董家的态度。

    到了贵和堂的街门前,杨福田有些迟疑。

    他看到村里的壮年劳力,差不多都在这儿了,老李正在人前人后地忙着。

    这会儿,他不好上前去找老李,只好站在人后,踮起脚尖往前面瞧。

    只见老李正领着几个人,忙着发放杂面馍馍。

    看到这些,李福田顿时呆住了,忘记了此来的目的,眼里只有那些刚刚蒸出来,还冒着热气,淡黄色的杂面馍馍。

    对于那些诱人食欲的杂面馍,杨福田自是不会陌生。

    知道那是用豆面、玉米面,或许还掺和了荞麦面,蒸出来的馍,那是他家在好年景的时候,才有的吃食。

    他很容易就能回味起,那久违了的香喷喷的味道,以及入口咀嚼时,那种甜丝丝的感觉。

    想到这些,自己那不争气的肚子,叫得更欢。

    杨福田咽下口水,怯怯地叫了声老李。

    忙碌着的老李,抬头看到杨福田,他嘱咐身边人几句,这才举步走了过来。

    见只他一人,就随口问了一句;

    “根生咋没来?”

    杨福田盯着老李手里的杂面馍,艰难的挪开视线,喃喃着问道:

    “俺先过来瞧瞧,不知还缺不缺人手?”

    “过会儿你领根生也过来,等俺忙过这阵子,就领你们去见东家。”

    老李这样说着,已是将手里的两个杂面馍,塞到他的手里,嘱咐一句之后,就转身忙他的去了。

    杨福田哼哈答应着,手里紧紧的攥着那两个杂面馍,很怕被人抢去似的,心里‘扑扑’的跳得急。

    他一刻都没有停留,匆匆忙忙赶回家里,手里的两个馍,分给了媳妇和儿子根生,谎称已经吃过了,让她们娘俩儿吃。

    看到杂面馍,婆娘那双原本无神的双眼,顿时换发光彩,有些急切的接过了馍,贪婪地咬了一口,享受着杂面馍的美味。

    侧旁的根生,极力想要表现出矜持的样子。

    但他那不争气的肚子,很快打散他仅存的尊严,哪里还禁不住诱惑,捧起手里的杂面馍,吃得津津有味。

    杨福田呵呵的笑了,独自走到院里,摸出烟袋,蹲下身子,吧嗒吧嗒的吸着。

    只是他早已没有旱烟可抽,这会儿的烟锅里是空的,没有装烟叶,就那样干吧嗒着,解馋。

    待到那娘俩儿,吃下手里的杂面馍,儿子还有些意犹未尽,嘬着嘴的时候,杨福田这才起身,将烟袋又插在腰间。

    不无诱惑之意,随口对儿子说道:

    “人家贵和堂给长工们的吃食,就是这儿,老李已经答应俺,忙完就带咱爷俩儿去见东家哩!”

    仅是吃了个半饱的根生,听到要去贵和堂做工,他还是有些不情愿,小声嘟囔了一句;

    “做工熬活儿,啥时候是个头呢。”

    根生有他自己的盘算,只是他的那个目标,与现实过于遥远,远到遥不可及,但他依然不想放弃。

    杨福田知道儿子的心思,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便劝导着,道:

    “还是先熬过眼下这灾年,等以后年景好了,咱再想辙儿。”

    母亲也在劝根生,道:

    “听你爹的,还是先忍忍,等你娶了媳妇就好了。”

    她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盼着儿子娶妻生子,她熬成了婆婆,觉得那时日子就会好过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