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冠

章节目录 第43章 鬼子南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红着眼睛的一帮子人,精神头都还不错,吃过早饭后,工作会议还得要开,军事上的事情,主要是各指导员把早准备好的各种评估,地方绘制的军事地图,做好的各种总结,人员名单,人员档案等文件交到相应的组织人员手中。

    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找到时间,跟林根东拉西扯了半天,林根倒也没别的什么心思,对李远问话的目的自然是一清二楚,把自己知道的,只要不是秘密全部告诉了李远。

    毕竟有过命交情。

    下午,老沈跟吴兴带着六个人过来,找到正在值勤的李远和几个战士,相互介绍了一下:分别是湖州和长兴负责组建地方政权的先期工作人员。

    其实李远知道,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就是第一批组织上派来的工作人员,负责配合地方上的同志,就是老沈,一起工作。

    沦陷前的南京,是组织上重点工作地区,也是最艰苦的地方,情况特别复杂,国民党军统,也不断在向组织渗透,为保证这次新四军进入华东安全,组织上对这次的工作人员的选择,非常慎重,所有人员都是从其他地区调过来的。

    而组织上在这边鬼子大举进攻后,很多的组织人员失去了联系,牺牲的绝对不在少数,要找到他们,重新建立组织关系,倒也不是不信任地方工作人员。

    两个中年人,四个带着稚气的学生,都是从陕北学习后过来的,经过在陕北的学习经历,都比较熟悉,革命同志关系处得很不错。

    年纪稍大中年人自我介绍:“我叫张建,负责湖州工作,这次湖州没有派人过来,组织上安排你们独立连来接我们,还得感谢你们。”

    李远从昨晚上交流知道,湖州是鬼子占领区,且处于前线,没有来人。

    年纪稍小的中年人,看着李远:“小伙子挺精神啊,我是四川的,叫吴通,以后,我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哈。这几位都是燕京过来的,都是大学生,刚到,对这边不太熟悉,以后还要仰仗各位。”

    吴兴:“都是革命同志,你这话可就见外了。”

    “我叫李远,独立连教官。”

    张建与吴通有点愣神,只听说军校有教官,游击队什么时候也有了?

    “我是机枪手赵大山。”

    “我是?”

    ?

    看的出来这些学生对自己几个人还算友好,虽然都是陌生人,能感觉到友善的目光。

    李远对眼前这些学生,愿意到敌后抗日战场,抛热血,深为敬佩,作为中国少数接受过欧洲文化,军事教育,又亲眼见过欧洲,特别是德国军队,因文化素质高而具备的超高战斗力,深深的知道,文化知识对一个饱受外敌侮辱的国家重要性。

    几个战士和李远都伸出了手,互相握手,在战士和李远的眼中,几个女学生都挺漂亮。

    出于爱美的天性,李远对其中一个女学生多看了两眼,主要是觉得,有点像曾南。

    面对李远的目光,女学生并没有躲闪,落落大方,主动说到:“李教官好,我叫秦梓,以后还请李排长多支持工作。”

    “太客气了,支持你们工作就是我们的工作。”李远微笑。

    学生们一脸的紧张和兴奋,终于见到了自己即将一起要工作战斗的同志跟战友。

    回来程出发时间,定在晚上天黑之后,只要不下雨,没什么问题。

    今天已经农历2月14,晚上有月亮。

    集中到这一带的组织人员差不多近百人,加上各部保卫人员,接近三四百人,大规模人员聚集,引起了日伪的注意。

    ……

    下午两点过。

    小岛纯二郎少佐,带着的一个大队的鬼子,近四百多伪军,到了滆湖东南侧,昨天晚上得到汉奸告密,说滆湖东南面,有大量人员集结。

    小岛少佐闲着无事,命令手下一个大队长,领了鬼子,大清早出发,兵分三路,一路沿着滆湖东南侧南新一带进行“扫荡”,中路直下,另一路走太湖沿岸,如果能找到这些人,正好可以正面突击,一雪前耻。

    另外安排了湖上巡逻艇,配合扫荡。

    去年冬天,国军陆军第六十师师长陈生,率部自皖南反攻苏浙皖交通咽喉之地张渚,日军受到重创溃退,后来日军调兵增援,妄图围歼第六十师。

    去年年底又有一小股鬼子,在宜兴被浙皖苏游击队谢升标部歼灭,这都是大日本帝国勇士的耻辱,这回扫荡一定要让那些游击队全都死拉死拉的。

    他只是来看看地形熟悉一下而已。

    以上兵力,基本可以扫清与敌第六十师决战的外围障碍,为下一步作战,打下基础,可是,一直快到高塍,都没搜索到任何有价值线索,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鬼子早晨出发时第六十师前哨,就得到了消息,通过分析鬼子后续动作,很快将消息通报到战区,中午时分,组织上立刻紧急通知,参加这次会议主办方。

    鬼子扫荡,都是一路烧杀抢掠,出动了组建不久的伪军,其目的是为了让伪军手上沾上中国人的血,再无回头之路。

    太湖上出现鬼子巡逻艇,北面鬼子大举来犯,必须立即撤离,但坐船返回风险太大。

    另一方法就是走陆路,向南转道,为防鬼子快速南下,很多道路桥梁早就被破坏,各路口、渡口有六十师人员把守,军统有特工在负责审查,现在虽然是合作期间,但那是军事上的,而军统一直在搞小动作,现在,参会人员安全风险增大。

    陕北来人与宜兴各游击队负责人,正在商量对策。

    李远让吴兴找宜兴游击队要了份附近地图,李远也有地图,只是太粗糙了。

    时间过去不久,游击队往北几路前哨侦察员回到临时指挥部,不多时,消息传出,西起庵山,东到曹家坝附近全是鬼子,近千人,后续部队不详,伪军数量多于鬼子。

    “庵山是六十师滆湖东南的重兵防守地,四面是河,鬼子没法进攻,竟然在沿东西方向构筑工事,看样子目标并不是我们,应该是在清理六十师北方外围。”中年人皱着眉头,指着桌上的地阁。

    “我们钻进芦苇荡,躲到天黑不就行了?”

    “办法不错,但也要作好准备,毕竟,我们人太多了!”

    “真是,要是每个地区,只来一两个人就好了!”

    “你说这话有屁用!”

    ?

    中年人抬头:“老吴,你们那个教官,让他过来!”

    吴兴得到指示,出门。

    一会儿后,带着李远到了指挥部。

    李远看着会议室烟雾燎绕,看样子,会议已经开得差不多,要应该是要布置作战任务。

    宜兴先遣游击部队,实际兵员达到一个营,不是李远想象的连,宜兴被鬼子占领过,鬼子烧杀抢掠,激起了老百姓仇恨,让部队招兵更加容易。

    可是,现在光新兵就有两百多人,在当地老百姓支持下,基本全员有枪,当然,半数是红樱枪。

    基本是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战斗力不升反降!

    听了情况说明后,宜兴游击队连长何刚,面对着一大帮指导员,有些紧张,正在给领导汇报作战计划。

    “我们是组织指挥枪,但是,战场上你是军事主官,你说了算,别他娘的磨唧。”

    领导说是这样说,何刚还是得分析情况:“鬼子这回来意不善,东面太湖有鬼子巡逻艇,西面与南面,都是国军防区,虽然现在是合作期间,也得防着那帮国民党。

    目前,有三个方案,一是全部人员参会人员隐入我们宜兴根据地北部芦苇荡,部队掩护,待到晚上走水路。

    第二,向西,穿过国军防线,西边是国军四十九师防区,我们没有建立根据地,这样,得一直退回AH东部,绕道太逗。

    第三向南进入宜兴与长兴结合部山区,但是要穿国军防线,怕只怕军统搞摩擦。”

    所说的都是避敌方法。

    一大帮指导员都交头接耳,没人大声开腔发表意见。

    大领导下达命令:“有屁就放,嘀咕个啥?”

    都不是军事主官,目前就这几个选择,各有利弊,都没开腔。

    “那个,李远,说说,你有什么看法?教官也是官,咱们队伍讲的是官兵平等,战前讨论,有想法随便说?”他还记得李远。

    李远没有逃避的习惯,一到战场反而有些莫名的兴奋:“那我说说,各位参考参考。”

    “第一,确认敌情,如果我们这次行动泄密,鬼子不应该是在距我们西北面近十二公里处建立防线,这不合常理。

    第二,鬼子目标不明情况下,我们,没必要向西撤退。

    第三,向南的话,我们人多,道路如果中断,撤退比较困难。

    第四东面太湖出现鬼子巡逻艇,明显是给鬼子陆上作配合,现在湖边全是芦苇荡,嘿嘿,他们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能作封锁水上交通用。

    另外,从刚才侦察消息来看,鬼子向东防线并没有拉到太湖边上,有近三公里左右空档,因为这边全是芦苇,不利于进攻,也不利于防守,所以我们反而可以利用,南方的芦苇,冬天都很难烧起来。不怕火攻。”

    “你的意思是?”中年人目光投向太湖沿岸之处。

    “综上,我认为,何连长的办法,稍作修改,就可以执行。”

    “句容,江阴,常州各部可以从西面走滆湖西转北回根据地,但是敌情不明,不建议,南面各部及苏州各部可以走水路从南面撤离。

    一旦遇到鬼子战斗打响,鬼子巡逻艇应该在北面作支持,不会跑到南面来,等到天黑是最好,我们当务之急,是了解鬼子部队情况。

    综合去年的战斗情况,鬼子连续在这边吃了几个亏,所以,这次是报复行为可能性较大,一来我们这边人员调动大,可能引起了鬼子注意,二是鬼子前段时间派先遣队进入国军防区,目的肯定是准备大规模进攻,虽然鬼子正在打通津浦线,但鬼子的疯狂不可不防。”

    “不错,分析的比较清楚,那我们就在这等着?”

    “我建议参会代表及地方工作人员进芦苇荡,游击队抽调精干人员到北面弄清鬼子部队动向,同时,看能不能搞到六十师的兵力布置,这样可以推断出鬼子的战略目的。”

    各指导员议论纷纷,对于这种军事分析,都不陌生,很多指导员其实也是从班排长成长起来的。

    对于军事布置并不陌生,大规格的战斗也参加过不少,对战场形势预判能力都不差,以前都是面对面的干,但对这种夹在两方势力中间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应对起来,还是缺少些经验。

    最关键的是保证陕北到这边工作的同志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必须保证!

    所以,所有指导员们,对安排地方工作人员进入芦苇荡的做法都是支持的。

    方案定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得看游击队这边的情报工作了,再作下一步行动计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