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伐天下志

章节目录 第八十一章 第一次上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廖肀明恍然明白过来,他虽没见过周复生,听过对方的大名。

    “人老了,没多少精力打理生意。是有想将这些处理掉,回于潜的想法。”

    赵佳虽看不上这里,这几天听周复生传授生意经,对这方面十分感兴趣。不待周太兴问出,她将话接过来:

    “你们这里的条件如此简陋,又不在主街,就算有精力打理,生意也不会兴隆。”

    廖肀明是个老实人,被赵佳一说,脸色有些发红,轻咳几声:

    “郡主只知其一,这里虽是背街,条件并不差,小人老伴在三个月前去世,老家只剩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在京城染上赌瘾,将我多年的积蓄挥霍一空。老家两个儿子虽已成家,同样不争气。小人万念俱灰,不想再在京城打拼,干脆回老家去。”

    见赵佳还想贬人家,周复生她打住:

    “你准备如何出售这里?”

    廖肀明看了周太兴一眼,想了一会说:

    “我和周兄是多年好友,你和周兄的关系我知道,大家也不是外人。这样吧!一万二千两银子,现银现房。”

    “一万二千两?你怕是永远卖不出去。”赵佳一脸惊怒,刚说出口又被周复生打住。周复生有些不好意思,问廖肀明:

    “我们在于潜有些田土,如果用田土换,你愿不愿意?”

    廖肀明十分吃惊,卖田卖土的人有,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王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周太兴听周复生说过,劝道:

    “你这里只有一亩多点地方,京城周边这些地方的田土大家都知道价格,我们也不说虚言。用于潜二十亩田地换你这里,只论价格你可能有些吃亏,但正合你的心意。就算儿子再不听话,你将田土捏在手里,起码在你有生之年,不会被他败坏掉。”

    客厅冷清下来,用田土换廖肀明并不反对,对他来说,的确要比金银好些。他想得很多,叹声说:

    “就算换成田土,到时候我两眼一闭,地契归了那些败家子,再多也不够他们折腾。”

    谁也没想到廖肀明会有如此想法,照他的意思,换什么都不可能保险。用二十亩外面的田土换京城一个客栈,赵佳双手赞成,只是这个问题非是她能解决,看向周复生。周复生笑了笑,说出一个很新颖的方法: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带着家人和族人,去请当地官府公证,也就是证明的意思。你要写明,那些田土绝不可由他们这一代、或是再下一代卖出。无论谁买,均视为无效。当然其间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庆王府也可以出面为你公证,若是以后他们真被逼得走投无路,我们用一万二千两的价格,将这二十亩田土买回来。”

    廖肀明双眼一亮,他就算信不过周复生和当地官府,若是以庆王府的名义公证,他再无信不过的道理:

    “既然周兄弟诚心要买,我们就这样定了。”

    ……

    瑞雪还在继续照顾临安城,天色未明,依稀的灯光被鹅毛大雪遮挡得模糊不清。一辆马车从冷硬的石块地上碾压过来,传出一串轻脆的声响。

    马车没走多久,来到皇宫正门的大广场。这里已经聚了不少马车,一些身穿各种朝服的官员,从马车中下来后,相互寒喧几句,联袂走进皇宫。

    周复生身穿一套绿色官服,从马车中走出来,走到石阶下,引来一些目光。在前方的一个长着八字胡的年青官员停下,转过身朝他点头招呼:

    “在下周端朝,周大人是第一次上朝吧?大家同行如何?”

    周复生对这个叫周端朝的人没什么印象,看上去应该有三十出,穿着一件五品官服,在这个年纪爬得很快。只是对方一路走来,好像没人和他打招呼,怕为人不怎么样。他好歹还碰到一个熟人,可惜对方走得太快,没能追上。

    原本周复生没资格上朝,因为是新婚,他也没去礼部报道。派了个庆王府的下人去,礼部官员很给面子,没人敢得罪他。因为大家已经知道,礼部尚书张文赏下台,正是他的功劳。

    昨天下午接到圣旨,让他今日上朝,小两口早早就起来。吃过早餐,赵佳还想送到来皇宫,被他拒绝。第一次上朝没实战经验,他也不管对方是不是苍蝇级的人物,标准式的朝周端朝抱拳一礼:

    “多谢周大人,第一次上朝没什么经验,麻烦周大人了。”

    “上朝也用不着什么经验,只要记住三个要点即可。”周端朝很上路,边走边传授经验:

    “一是上朝之前要吃饱,虽说正规上朝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时辰。事无绝对,一旦被耽搁,闹到中午也说不定。二是上朝之前解决好肚中之物,当然中途也可以入厕,只虽给门口守值的吏部官员说声。要是经常中途跑出去,皇上不说什么,一些官员也会刁难你。

    第三点因人而议,一般中庸之人喜欢只听不说,也可以装着在听,至于心思?天南地北都可以去想。初次上朝最好少说多听,就算要说,也要看清形势、打好腹稿而定。”

    周端朝这番话,让周复生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绝对是经验之谈,真要做到这三点,可以说已经万事俱备,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周大人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要注意这些,多谢周大人的金玉良言。”周复生很是感激,周端朝笑了笑:

    “上朝嘛,千百年来都一样。有些人说朝堂如菜场、战场,这些都很有道理。无论像什么,总不会是一言堂。真到了一言堂那天,恐怕就危险了。”

    两人来到门口,这里聚集了不少人,赵佳的表哥王雨舟也在,还是个身穿六品将服的禁军将领。见他到来,走到他面前:

    “兄弟来了,是奉旨上朝的吧?”

    这事不难猜,周复生本就没上朝的资格,点头承认。王雨舟将他拉到一旁,轻声说:

    “可知皇上招你何事?”

    “不知道?表哥知道?”

    王雨舟想了一会说:“怕还是因为那件案子,听说韩相使出十八般酷刑,五个凶手死了两人,一个疯了,有两人招供。招供的两人只说是受完颜珣的指使,这五个凶手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不可能没人策划接应,这方面好像没打听到。要向金国问罪,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行。”

    周复生终于明白过来,他一直自作多情,以为赵扩见他新婚燕尔,不好意思马上安排他冒雪出使金国,给他几天假期。原来韩侂胄没能搞定,怕是让他来重操旧业。

    大家在门口等了一会,韩侂胄带着一群官员到来,门口的众人这才随韩侂胄一同进入勤政殿。周复生来到周必大面前,刚朝对方行完礼,旁边一个圆眼高鼻、长得十分精神的老者问:

    “你就是说出十一个以为的周复生?”

    “下官是周复生,”周复生虽不认识,见对方穿着三品文官服,又和周必大在一起,难得称一回下官。周必大猜到他不认识:

    “这位是宝谟阁直学士杨大人,我大宋一代诗宗,与放翁齐名。”

    周复生的眼神变了,带着十分好奇打量这位诗宗。他自己写的诗虽不咋样,知道的诗人不少,南宋四大家的周必大是他的靠山,现在又遇见一个杨万里。重新向对方一礼:

    “杨大人乃我大宋诗坛泰斗,下官曾有幸拜读过不少大人大作,得益甚多。”

    其实周复生并没读多少首杨万里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那首“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喜欢诗,但杨万里的诗他读得很少。

    马屁话谁都喜欢听,杨万里却是个例外,打趣说:

    “前有子充、放翁兄,后有你这个一鸣惊人的年青俊才,我只能被压在诗坛泰山之下,哪能称什么诗宗?你那首酒真如诗中仙酿,越读越有味,什么时候大家诗论一番?”

    周复生额头上有些冒汗,他的嘴仗虽不怕任何人,与杨万里这种诗坛大家论诗,估计是很难忽悠过关。人家的好意不可不答:

    “一定前去杨大人府上拜访。”

    第一次上朝,周复生比较稀奇,抽空注意了一下,发现大家都不是很守规矩,趁皇上没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大殿中的服务还算不错,左右边上升了几炉炭火,大门虽不能关闭,总比在外面强得多。

    周必大说:“听说你已猜到要被派去出使金国,这事已经定了,只是没定日期。今年的雪大,除韩大人遇刺之事,还有安排灾民、官员考核等等必办之事。你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等会可以向皇上说出来。”

    周复生对周必大又多了一丝感激,他以前给对方说过解决维民街贫困、京城流浪人员之事。这次的确是机会,点点头再没有开口,边想边打腹稿。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一阵很大的喇叭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