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商海迷踪

章节目录 229、价格血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整个江城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在北区的繁华街区,本周末将同时将开业两家“海丰家电卖场”,其中不少是国外品牌家电,而且价格十分优惠。

    广告语极其嚣张:价格全市最低。如果发现有任意一款家电价格高出其他商店,任你拿走。

    一时之间,江城市民又是彼此间奔走相告。

    “你知道吗,这周六北区的海丰家电要开业了,你上次说想买国外的冰箱,他们家就有,而且价格和国外差不多。你就不用托人出国买了。”

    “是吗?这广告上说的是真的话,我肯定要去买一台。”

    “好呀,我也要买一台空调。正好我们家的电路已经扩容了,买一台回来,夏天就不用这么难受了。”

    “你看,广告上还说,价格要是高于其他商店,商品可以白送?”

    “真的吗?我把附近的商店中的洗衣机价格都抄了一遍,我就要去看看,是不是真的价格低?说不定可以白拿一台洗衣机回来呢。”

    “是吗?你可真鸡贼!不过这招挺好,我去佳乐超市和宏图家电公司去看看手机的价格,如果像你说的,要是能白拿一部手机就爽了。”

    “那你快去吧。周六我们一起过去。要是他们不买账,我们一起做个伴,壮个胆,也能和他们好好评评理。看他们是不是骗人的。”

    宏图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

    “老刘,这个海丰家电什么来头,广告做得好响亮呀?”汪长军对着刘丰收笑着说。

    “据说是沿海的一家企业,已经成立有2、3年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江城开店,估计是想做得轰动一些。尽快站住脚跟。”

    “我看了一下,这些商品都是我们现在的主力品类,这么低的价格,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影响呀?你看怎么办?”

    “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我们也降价迎战。”刘丰收口气决然地回答。

    “这有些不得负毛利了?咱们吃得消吗?据说他们的货大部分是从沿海调过来的,可能进货成本比咱们低呀?”汪长军有些担心。

    “我已经让采购和厂家协商了,不能让他们这么冲击市场,如果这样负毛利的干,大家都不好过了。”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敲门的声音。

    “请进!”汪长军喊了一声。

    进来的是赵佳。由于刘丰收从门店品类中把生鲜和食品取消了,就把原来负责食品的赵佳转为负责大家电的采购和楼面经理。

    “汪董、刘总,刚才采购和几家厂商的江城负责人沟通了,说海丰家电这批货,是定制版,直接买断了生产线。所以他们没法给咱们降价。除非也是现金买断他们的产品?”

    有是一阵敲门声。

    进来的则是小家电的采购和楼面经理朱有信,他以前是有名的屠夫,负责生鲜的,现在也转品类了。还有外国家电采购和楼面经理周成峰,他原来是负责百货部的,算是还专业对口。

    “汪董、刘总,厂商说了,要想降价,就得拿现金买货,否则免谈。XX个巴子,老子恨不得拿刀冲过去。”朱有信一脸横肉,说话间带着股杀气。

    “我们这边了解的情况,比较蹊跷,外商说没有查到卖货给海丰家电的记录,也不同意给我们降价。”

    “什么?海丰家电这是要冲垮我们呀?老刘,你看有什么对策?”

    “不错,对方这样做,分明就是要冲垮我们,我们只能迎战了。第一,拿出一部分现金,买下一些紧俏商品,你们三个部门统计一下这些商品清单,稍后我们和财务部沟通一下,看能拿出多少钱来。第二,剩下的商品,和海丰家电的广告清单核对一下,看我们最多能降多少,不亏本就行。等会,我还找一下市场部,把消息放出去,就说海丰家电的国外品牌商品可能没有联保,让顾客有点忌惮。”

    “好的,那就按照刘总说的办,大家赶快去做事吧。一定要大气精气神!”

    汪长军和刘丰收也都行动起来,从财务拨了3千万购买现货,又准备把竞争商品的价格降到海丰商店差不多的程度。

    晚上下班后,宋海洋和陈秋丽、张大同会和。

    “海子,你看看海丰家电的手机价格,比我们的都要便宜20%以上,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经营下去了。”陈秋丽一看到宋海洋,就拉过来抱怨。

    “我给总代打了电话,说是只有现金买货才能给我们降价,我们现在只有200万现金,恐怕也买不了多少货?”

    “那怎么办?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呀?”张大同也急了。

    “这样,我们抽出100万低价买一些紧俏手机,另外100万要应急不能动。同时给客户承诺,凡是活动期间买我们手机的,原本1年质保,我们门店再多加2年,这也相当于送了顾客20%的成本。你们看怎么样?”

    “那这样,修理师傅们可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现在是危机关头,要让修理师傅们知道门店没有生意,就会连底薪都发不出去,还哪来的提成呢?只要等这一阵风头过后,我们再看是否恢复常态。”

    “那行。目前也只能这样。我们拿现金买货,利润也不高,那售货员的提成怎么办?”

    “同样的道理嘛,只要是不高于手机成本10%的售价,都要取消提成。要让大家有心里准备,要打硬仗、苦仗。如果大家不愿意干,我们也不用挽留。否则仗没打完,我们就得亏死了。”

    “好吧,那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们分头行动。”

    于是,根据刚才的方案整理出门店竞争时期的管理办法后,三人就分成两组,陈秋丽和张大同召集5家门店的店长、店员开会说明情况,宋海洋回到自己门店和店员们开会。

    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所有人都愿意与门店共存亡。一方面,大家毕竟还有底薪,过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这些人与几位老板都是沾亲带故的,其中大部分店员是陈秋丽的老同事,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赚了1、2年的工资,自然不愿意门店倒掉;还有宋海洋的亲戚们,自然也是和他们绑在一起,也不太可能马上走人。维修师傅刘乐成,则是阅历丰富,饱受坎坷,真心喜欢这里,也表态留下来。

    宋海洋还要忙着采购一批低价紧俏手机,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海子,你在哪里呀?我们还出去庆祝吗?”女友打来了电话。

    “丽云,不好意思,手机生意出现了问题,我这里脱不开身,今天就不出去了。抱歉,我们改天再庆祝吧,你在家里乖乖的,我忙完了,就马上回去陪你。”宋海洋笑着向女友解释。

    “好吧!那你先忙着!我就在家里等你。”

    挂下电话,张丽云虽然口中表达了对男友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心里却仍然有些不舒服,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一起单独度过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