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我为魏昭王

章节目录 142.修郑梁驰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陶邑城。

    “启禀叔父,赵国以牛翦为主将,赵豹、赵梁为副将,出师十万,直指我们陶邑来了!”

    李兑的侄子,陶邑城守李悦匆匆来到了,已经被赵王免去相邦之位以及奉阳君称号后,自称陶君的李兑面前。

    “赵军现在到哪了?”

    李兑表情很是焦急。

    “据前方消息,

    是刚入境魏国西河!”

    李悦回应。

    “那魏国援军有消息吗?”

    李兑马上又问。

    “大梁还没传回消息!”

    李悦回复。

    “那我们陶邑现在有多少军队了?”

    李兑想知道军队数量。

    “陶邑征集到了两万军队,加上之前随叔父您来陶邑,效忠于您的那三万军队一起,总共有五万大军!”

    李悦计算着。

    “整个陶邑九城,才征集到区区两万军队?”

    李兑脸色有点不悦了。

    “是的,

    毕竟陶邑之前经历了战乱,而且叔父您接管陶邑才刚过去一年,

    这些陶邑民心还未稳定,所以能征集到两万军队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悦解释。

    “看来这次魏国不救我们,我们是必亡了!”

    “你赶紧再派使者去大梁求援吧,务必要求得魏国援军!”

    “而且你要让使者告诉魏王这些年来,不是我李兑,赵国也不会与魏国的联盟如此之稳固,从而让魏国得以借机吞并韩国、宋国、齐国、西周,这我李兑可都是都有功劳的!”

    “如今我李兑因为如此相信魏国,才被赵王逼反,孤身在陶邑面对赵军,魏王如果见死不救,那天下间以后谁还敢再相信魏国呢?”

    李兑再次让李悦派使者去大梁了。

    魏国大梁。

    “范雎啊,李兑已经多次派使者前来求援了,我们是否需要告知其,我们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呢?”

    魏遫又收到了李兑求救消息。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消息告诉李兑了,李兑必然会把此消息传扬出去,以威慑赵军,如果让赵军知道我们要救援陶邑消息后,

    其必然会更加堤防我军,那我们就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大王您让乐毅将军秘密从齐国回师的策略也就无法实施了,李兑也不会奋力抵抗赵军了!”

    “我们既然要与赵国开战,必须要给其军队致命一击,给赵国和燕国颜色看看,至少让两国明白,我们魏国虽然在伐楚,但是依然有能力守卫大魏的疆土!”

    “所以大王您一定不要着急!”

    范雎说出自己见解。

    “好吧,那就让使者回去继续安抚李兑吧!”

    魏遫听从了范雎意见。

    由于楚军威胁到了新郑,魏遫处理完李兑之事后,亲自带领大部分宫卫,在大梁组织了几万百姓,给这些人一一分发了武器,然后带领这些人赶赴新郑支援。

    新郑的韩王宫殿依在,魏遫带着这些人到新郑后,首先把在魏秦之战中已经失去民心的屈阜贬谪到了三川之地,然后组织新郑的百姓与大梁来的百姓一起齐心协力守卫新郑。

    楚军攻破雍氏城,到达新郑南面的洧水南岸边后,得知自己宛城告破,而魏王又亲自带人来镇守新郑的消息后,知道再攻打新郑已经无望,只得率军撤退,准备回师丹阳。

    当昭雎的楚军主力到达舞阳后,想从方城方向回援丹阳时,又听闻丹阳被占领,秦楚联军抵达了邓城,而想要支援邓城的道路已经不通了,昭雎只得绕道桐柏山东面,回师保卫郢都了。

    魏遫见楚军退去后,为了方便管理新郑以及韩国故地的百姓,利用好新郑原有的宫殿,便正式把新郑设为大魏的西都,大梁为东都。

    然后开始命人修复一些在屈阜时期被毁坏的殿宇,为了更好沟通大梁与新郑,魏遫还命人找来民工修起了通往两地的驰道。

    “大王,您这驰道打算修多宽啊?”

    司工见魏王亲自在新郑城外指点修驰道的地点,便过来询问。

    “五十步宽,三丈植一树!”

    “可否?”

    魏遫依照自己记忆中秦建驰道的标准说了出来了。

    “大王,这……这五十步,未免有些太宽了吧?”

    毕竟司工也主持修过路,但是没有修过这么宽的,有些被吓到了。

    “五十步不宽,如果这条驰道能够修好,到时候新郑与大梁之间沟通才会更加紧密,这乃是利于千秋之事!”

    “你就让人照这个标准修!”

    “而且修之时,对路面一定要夯实,就像寡人这样……!”

    魏遫亲自举起一铜锥,往地上连砸数次,正式开启郑梁驰道的修建

    “就这样给我修,如果每一段记录下所修之人,如若发现路面偷工减料,必追其责,严惩不怠!”

    “不过也无需太过于追求时效,也不能苦了民工们,所有参与修路者都有奖励,按出工计算!”

    “然后民工分两批出工,每日一批,隔天出工即可,一天只需要工作四个时辰就够了,休息时间另算!”

    “不允许任何人有虐待民工之事,如若发现,立即严惩不怠!”

    “如果有民工出现懒惰偷工之举,警告无效着,扣除其三日薪水,有甚者依法治之!”

    魏遫又找来郑同,让其亲自督工此次驰道的修建。

    其实魏遫心中是想修一条西起洛邑,东经新郑、大梁、陶邑至临淄到大海的驰道,方便以后大魏对这些地方的管辖,以及经济交往。

    而先修新郑到大梁的驰道,也是早已经想好的,正好借这机会,先进行尝试一番,看修这条驰道的进度以及花费如何,再决定延长此驰道。

    魏遫在新郑住上后,顺便也开始私下以魏闲的身份,去新郑附近百姓家中拜访,了解百姓的情况。

    这日魏遫带着冯谖、一名车夫,以及两名侍卫,来到了城西二十里处一荒僻小村子外。

    这时见村子里有几名孩童正在玩耍,魏遫四人便悄悄走了过来,这四名孩童发现有陌生人到来,吓得立刻就往家跑。

    “小友,我们不是坏人!”

    “别怕……别怕!”

    魏遫趁机拦住了一个孩童。

    “你们不是坏人是什么?”

    “我妈妈跟我们说过,只要陌生人都不是好人!”

    这孩童趁机也溜回了家,而且这时村子里面开着门的几户人家,也全部开始关紧大门,躲在了家中。

    “我们大魏吏治有这么差吗?”

    魏遫不禁对一旁冯谖问了一句。

    “不是吏治差,是这些孩童都没有学过知识,也没接触过外面!”

    “而这些孩童的父母大多也是一样,可能没有什么知识,因为国家长期战乱,遇到坏人太多,已经分不清人的好坏了,所以才这样教导自己孩子见到陌生人,一定要跑了,而自己也害怕见陌生人了!”

    冯谖解释。

    “那如何才能让他们改变这种想法呢?”

    魏遫不禁深思熟虑了起来。

    毕竟国家想要繁荣昌盛可不能让自己国家百姓,只要见到陌生人到来,就像见到强盗土匪一样,人人都紧闭大门,足不出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