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章节目录 第六百九十章 永徽三年正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永徽三年,正月。

    因去岁秋至今无雨,天子避正殿,并下诏从死罪以下俱降罪一等。

    这并不是大赦,至少蕃户与杂户、杂伎是感受不到这恩泽的。

    “大胜!”

    朱雀大街,略略匆忙的马蹄声中,露布在春风中飘扬,驿卒骑马上大喝:“大唐弓月道行军总管大破西突厥处月部,斩杀敌酋!”

    闻讯的黎庶,突然间觉得心安了,风也不寒了,人也精神了。

    陛下虽年青,武功不逊先帝。

    天下,依旧是那么稳啊!

    安心,大唐已经熬过了二代魔咒,自当国祚绵长。

    倒是各处的游侠儿们,心头又热了,对这次蹭到弓月道战功的同行羡慕嫉妒恨。

    丫的,能捞个战功,摇身一变便能递补为辅兵啊!

    哪怕是受不了军纪约束,人头总能换永业田、换财物!

    天天瞎混的游侠儿,可不就等着为国效力这一天么?

    大唐的游侠儿,平日难免为祸,但逢战绝不含糊。

    “梁建方、契苾何力大破处月部,斩酋首朱邪孤注(《旧唐书》书为硃耶孤注)于牢山。”

    永徽天子大笑而立,顾盼神飞。

    “斩首九千,虏渠帅六千人,俘生口万余,牛马杂畜七万!”

    渠帅的比例是不是高过头了?

    此处的渠帅,应该指所有卒子以上的人员,比如伙长以上级。

    生口一词有三意:俘虏、奴隶与牲口,在此特指俘虏。

    (上文采自《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内容,此处与《旧唐书·突厥下》有出入。)

    (《旧唐书·突厥下》原文: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前后斩首五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

    (抛开别的不论,渠帅六十余才是合理的数字。)

    这一仗,严谨地说,算是永徽天子登基以来征伐的第一仗,梁建方、契苾何力等老将果然不负众望,给永徽年的武功来了个开门红。

    范铮出班举笏:“臣范铮为大唐贺,为陛下贺,为弓月道贺!”

    程咬金老大个牛眼瞪了过去。

    瓜皮,把老程的词抢了晓得迈?

    不赔一顿好酒都说不过去!

    没奈何,程咬金与群臣一起大声恭贺。

    涨脸的事,哪个上位者都喜欢听人提起,当下永徽天子只觉得浑身轻盈、飘飘欲仙。

    不敢说强爹胜祖,至少没给太宗丢脸。

    李家自带的基因,让永徽天子的脚步微挪,范铮仔细看了看才知道,这是矜持版的破阵乐之舞。

    范铮略略思索,举笏道:“陛下,臣以为新年伊始,永徽大胜,亦仰太宗遗泽。”

    “何不于太庙酌献太宗之室?”

    说是酌献,其实就是让永徽天子在祖宗面前显摆一下呗。

    李家天性就好这一口。

    李道宗举笏:“太常寺以为,当奏《寿和》之乐,演崇德之舞。”

    这姿态,是在表示赞同了。

    《寿和》是酌献专用乐曲,太庙诸帝王、太子之室,各自有对应的专用舞蹈,崇德之舞对应太宗之室。

    连长孙无忌都顾不上与李道宗斗口,亦加以附和。

    对绝大多数臣子来说,谋私利、结党都难免,可为大唐而喜的情绪是格外真挚的。

    同在大唐的羽翼下生存,大唐强,他们才能吃得更多,道理谁都懂——吃里扒外的除外。李元景却感受不到一丝喜悦。

    永徽天子的位置坐得越稳,离他的末日越近,何以见喜?

    只可惜,将他束缚在长安城这一招太狠,一个高高在上的虚衔,夺走他手中所有权柄,曾经誓死相随的诸多势力,已经悄然改换门庭了。

    即便是荆王名下三百三十三亲事、六百六十七帐内,也多了不少生面孔,控制权怕早就不在亲事府、帐内府了。

    他与李恪,不过是楚囚相对罢了。

    李道宗接着道:“只是,时日需太卜署占了,太常寺方能上报陛下,请耐心等候。”

    这个年代想做点事,还真啰嗦,但这事范铮还真没法置喙。

    没到急病了还来一句“今日不宜求医”,就算是开明的了。

    挟大胜之势,永徽天子的威望大涨,在朝廷中的话语权也稳步提高。

    自然,这也是长孙无忌无意为权臣之故。

    元舅真要改朝换代或者并不容易,但要架空年轻的天子真不难。

    借着天子大悦之机,同州刺史、河南郡公褚遂良左迁吏部尚书也水到渠成。

    长孙无忌在朝,褚遂良就有归朝之机。

    没法,长孙无忌麾下人才虽多,能勉强为宰辅的人也屈指可数。

    褚遂良的脾气虽臭一些,大方向还是与长孙无忌一致的。

    褚遂良还兼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

    就修史而言,曾为太宗记录《起居注》的褚遂良,比没节操的许敬宗强多了。

    褚遂良的资历、文笔、书法,还是很亮眼的,朝中宰辅都没法压下他的风采。

    中书侍郎、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来济启奏:“依礼,本月应于启夏门外千亩筑先农坛,以太牢礼祭之,然后天子亲籍田。”

    呃……

    中书舍人李义府,有一百句屏蔽词要说。

    好不容易追上来济的品秩,结果人家又升官了?

    好在李义府也加了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也勉强能自慰了。

    然兼修与监修的差距,还是让李义府心酸不已。

    来李的名气相当,才华也不相上下,李义府吃了相貌的亏,来济有父兄忠义之名为加持,此消彼长,自有参差。

    秘书少监上官仪启奏:“秘书省太史局已经算过,本月亥日,大吉。”

    天子亲籍田之礼,两汉至魏都有,晋朝衣冠南渡时阙之,南朝宋始复,齐、梁、陈循之。

    北朝,魏阙之,北齐设,后周不闻。

    隋一统天下,全面恢复亲籍田礼,唐朝依隋礼而设。

    亲籍田的日子,正月亥日,必须为吉日。

    所以,隋朝跌倒,唐朝吃饱,并不是戏言。

    唐初的制度,几乎就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加以少许改动而成。

    天子执犁三推,一品五推,二品七推,三品九推,每推一垡地。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唐玄宗李隆基于洛阳东门外亲耕,诸儒奏奉“今用牛推,宜一步一推”,从此亲籍田成了一大笑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