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章节目录 第568章 还是老板会算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张小北这么有把握,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马上就年底了。

    今年2月3号就是春节,阳历年过完没几天就是传统的小年。

    年底了,工人工资你能不发?你不发可以,就算工人告不倒你,那我明年不来了。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我!

    而且这哪家企业发不了工资的事情,在务工者的圈子里那也是快着呢。

    所以就算全发不了,那也得有点儿“表示”,让事情说得过去。

    更何况你还想“借壳上市”呢,连工资都发不了,这你也太影响大了点吧。

    另外,很多要账的,这过年了,都得给人家结结账吧。

    不管是给你送设备材料的,还是给你搞修建工程什么的。

    什么厂子那都不是一次性的投资,都有后续的设备材料和工程建设,缝缝补补的你得有吧,对不对。

    你不要结账,也不怕你有多厉害,我今年赔了钱,明年还来不来干了?

    而且现在弄了一帮审计的正在审呢,这个时候事情都碰在一块儿,怕是李金荣根本不会好过的了。

    所以,李金荣在12月底或者元月初肯定会跟自己联系的。

    这个事情,准没跑儿!

    ……

    果不其然,元旦休息三天之后,张小北还在滨州没有上班呢。

    这不上班干啥呢,肯定是一年过去了,自己算算能挣多少钱呗!

    这个过程不给大家细算了,除了贝者搏输掉的那部分钱,自己还能挣六千多万。

    真心不错啊。

    这足可以放放心心过个好年了。

    话说快过年了,大家就放下一年的劳劳累累、勾心斗角,轻轻松松地过年吧。

    可是不,就这个档口儿上,这李金荣来电话了。

    说兄弟啊,江湖救急,先借1个亿用用呗。

    张小北也在电话里边扯,说是李哥啊,不是不借啊,你说这你借了两个Y,也一直没还,我这刚过了元旦,你就借钱,怕是不合适吧。

    李金荣说,兄弟兄弟,别着急,我这正运作上市呢,一上市我马上就有钱的,有钱了我首先还你。

    但是,你总得让我先过了这个坎儿啊。

    张小北说这个你得等两天,去年的事儿是去年的,现在过了新的一年了,我得跟老板汇报一下,才敢答复你。

    毕竟我虽然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这企业终归到底它不是我自己的啊,我也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好不好。

    而且,老哥啊,新的一年了,我们还有几天就要开新一次的董事局会议了,这分公司子公司的一把手重新任命呢。

    你要是让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犯了事儿,那我明年怎么帮你呢,对不对?

    嗯,这个说法很是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张小北心里有底。

    如果这个钱算是大笔资金的话,刘向波早出面制止了,。

    更何况,当初一开口就是4个Y的授权,张小北心里有底着呢。

    张小北这也是想变相地掐一掐李金荣的脖子,让他着着急而已。

    而且,这就有点掐着脖子说资源的事儿了,就看你李金荣想得起想不起了。

    别你的脑子里就记得“借钱”俩字,其他啥也不记得了,我跟你还在扯,我图什么呢。

    说实话,张小北还不知道么,李金荣这个人?借回去的钱,你还指望要回来,想什么呢。

    他经常是一个姑娘许两家,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次这借壳上市的事情,谁知道是真心的,还是什么障眼法呢。

    当然了,张小北也是真心想问问刘向波的意思,毕竟老板嘛,一会儿一个想法,授权给你4个Y,也不代表你可以随时随地想怎么借就怎么借。

    更何况,第一次就是当面问的,第二次事后汇报过的,因为时间相隔也就一个月。

    可这次得主动说一下,年底了,万一刘董有用钱的地方呢?

    张小北静了静心神,在纸张列了几条准备说的话。

    这个跟上级和领导电话汇报工作,张小北向来是在纸上写好理由,还有领导可能还问道的一些事情。

    得准备好,才能汇报呗,这已经成为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了。

    “喂,小北啊。”刘董很快接起了电话。

    “刘董您好,现在李金荣要借第三次钱了,还是一个Y。不过他现在正在着手‘借壳上市’的工作。”

    “我是问问您,这次还借吗?”

    嗯,说话别一下说完,要等着领导问。

    “小北啊,现在集团那边煤价怎么样?”呃……领导您是什么思维,这是怎么跳跃的?

    “哦,刘董,块碳的价格1450元一吨,末煤的价格已经900了。均价大约是1120元吨,平均每吨的盈利能力在800块钱左右。”张小北老老实实地回答。

    不过这煤价,真是高啊,怎么这末煤都顶得住2006年左右块碳的价格了呢。

    “也就是半个月的利润吧?”刘向波问道。

    呃,张小北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只能说:“是的,刘董。”

    可是这半个月的产量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当然了,老板们天天算账呢,这个之所以能够脱口而出,一看老板还是关心公司运营的。

    “没事儿,借给他,然后什么也不要说。”刘向波说完便也挂了电话。

    按说老板同意了,这个事儿也就定了,你张小北过上个三五天,李金荣打电话,让彤丹丹来办手续就完了。

    不行,张小北得看看老板说的这半个月的产量是一个Y的利润是怎么回事儿。

    一吨利润是800,那么一个Y的利润那就12万5千吨啊。

    金盛集团本部,按照1000万吨产量计算,这是不到五天的产量啊。

    老板怎么说了个半月呢?

    张小北琢磨了半天,总算是搞明白了,老板算得是净利润啊。

    可不是把,这毛利润,三分之一得用于投资改造,三分之一是员工工资,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企业的净利润。

    企业的净利润还得分红,除去县里的分红,剩下的才是刘向波公司的。

    可不是得半个月吧。

    得了,这才是做老板的,这才是心细的人。

    也就是说,老板是整天盘算着钱是怎么花呢,有钱趴在账上根本不是回事儿啊。

    你得投资啊,得扩张啊。

    话说不知道海外那两块资源怎么样了,不过看老板这心气儿,那两块资源的投资根本就不是事儿啊——咱金盛,现在有钱!

    张小北想到这里,也明白了,老板这么会算账,那是算准了不管李金荣怎么折腾,那是逃脱不了“没钱”的怪圈儿。

    而且,老板是吃定了李金荣,要用这借款,来换他李金荣的资源了。

    关键时候,肯定就不会借给他了,卡住他的脖子,他也不得不低价出售。

    还是老板会算账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