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武将修改器

章节目录 第261章 归降之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交州,南海郡,龙川县。

    士燮亲率两万大军抵挡孙坚的进攻,如今已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两军交战十数次,纵使占有地利,交州兵依旧出现了不小的损失。

    好在,孙坚一直没能将龙川攻克,多少让他感到有些安慰。能够挡住江东猛虎的进攻,也可以算是一个难得的功绩了。

    “兄长,再过一两个月,孙坚应该就会退兵。此次多亏了兄长及时出兵救援,否则南海郡只怕已经落入孙坚之手。”士武笑着对士燮说道。

    士燮已经年过六十,但却精神抖擞,看上去只有五十岁。他没有士武那么乐观,忧心道:“虽然挡住了孙坚的进攻,但总感觉他没有尽全力,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其他谋算……”

    “兄长,你多心了,孙坚还能有什么谋算?他不过四郡之地,比我们强不了多少,勿要太过忧心。对了,马伯龙派过来的那个使者,也该让他回去了。马伯龙有问鼎天下之心,还是早点绝了他入主交州的念头为好。”

    听了他的话,士燮叹息道:“你也说他有问鼎天下之心,又岂会轻易放弃交州?这几日我一直在考虑,是否该直接归降于他……”

    “兄长,这是为何?交州已经快要成为我们士家的囊中之物,岂能白白送人?”士武明显有些激动。

    士燮摇了摇头,“交州地处南越,文化不昌,兵卒不强,没有问鼎天下的可能。割据一方以对抗中原诸侯,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赵佗。一个不慎,甚至会遭来灭族之祸。与其如此,还不如归附马应。马应已具有天下共主之相,以他的行事风格,若我等现在归降,必少不了一个县侯之位。”

    “可凉公国之县侯,富贵不过三代……”士武皱眉道。

    “大汉开过功勋,又有多少富贵超过三代的?算了,此事暂且不提,若能击退孙坚,再从长计议。”

    见他松了口,士武立马高兴道:“该当如此!”

    可就在这时,一名士卒忽然来报,“府君,大事不好,孙坚之子孙策,亲率两万水师,突袭揭阳县(广东揭阳市市),揭阳已被其攻克!”

    “什么!”

    士燮脸色顿时一变,赶忙下令道:“不能再逗留在龙川了,传令下去,准备退守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

    继续留在龙川的话,孙策统领的那两万水师极有可能绕到后面,截断粮道。如此,三万交州兵必然保不住。所以,只能后撤。

    士武知道这个道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赶忙下去准备。

    五日之后,狼狈的交州兵终于抵达了番禺。只是,三万大军却只剩下了两万不到,而且士气低迷,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毫无疑问,在撤退的时候遭到了孙坚的追击,若非士燮应对得当,恐怕已经直接被击溃。饶是如此,现在的形势依旧不乐观。四万多吴军就快抵达番禺,士燮已经没有多少信心能够挡住他们了。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他了,就连士武也生出了归降马应之心。归降马应后,马应必然会出兵救援,至少还能混到一个列侯之位。可若是不归降,却极有可能被孙坚吞并,变得一无所有。

    当然,他们也可以考虑主动向孙坚投降。可一来孙坚势力不大,且偏局江东,难以问鼎中原,一艘无法登岸的船,没多少人愿意上去;二来,孙坚是直接导致他们陷入当前这种境地的罪魁祸首,别说还有更好的选择,就算没有更好的选择,也不一定会向他投降。

    关中,长安城。

    为了更快了解关东诸侯的动向,自从得知袁绍攻打高句骊以后,马应便来到了这里,并在长安城处理政务。为此,他甚至都在考虑,是不是该将凉公府从凉州迁过来了。

    以前之所以将凉公府设立在凉州,一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起家之地,是基本盘;二则是为了快速应对西域的战事。

    可是现在,西域已经变成了大汉的商州和乌州,再加上四周都有险要可守,已经不会再发生什么大战。

    至于基本盘什么的,也不是理由,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中州、并州甚至是湟州,都可以算作是他的基本盘。和凉州一样,在这几州,拥护他的民众都非常多。

    况且,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必然会放在关东,将凉公府迁往关中,已经是很必要的事情。

    只是,长安城太杂乱了,里面的格局一点也不规范。马应很想效仿隋文帝,在现长安城东南方向的龙首原上,建立一座新的长安城,让它成为一座整齐的、宏伟的、能够容纳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然而……没钱。

    其实,钱还是有的,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越来越多,每天都能为他带来许多财富。可是,赚到的钱多,花钱的地方也多,除了军事费用外,还有修缮驰道、兴修水利、安置移民、教育经费等等,算都算不过来。在这个时候他如果说要建一座新长安城的话,估计荀攸、尹奉这些人都会极力劝谏,甚至被贴上贪图享乐、劳民伤财的标签。

    所以,在没有统一天下之前,这种事他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大量财政用在地方发展上,许多州郡都大变了模样。凉州和商州依托丝绸之路,变得很是繁华,路上商旅往来不绝。

    湟州也改变了不少,主要驰道都已经修好,向西可直接进入商州鄯善县,向南可进入唐州,向西南可进入蜀州和益州。尤其是刺史府所在的河湟郡,繁华程度不下中原各郡。

    至于中州、蜀州和荆州,本就是富庶之地,没什么好说的。

    并州发展的也还不错,因为这些年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骚扰的缘故,人口增长得非常快。

    发展最快的其实还要属益州,短短数年时间,就有好几条驰道贯通,与大汉其他州郡的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尤其是在凿穿通往身毒(印度)的道路后,发展的更加迅猛,商旅渐渐多了起来。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赶上凉州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