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梦境会成真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九章 此刻的郭立和杨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孟进在南方连连作战,郭立在柴桑也没有闲着。

    年关没有回会稽度过是在打刘勋黄祖,接着便兵发豫章,达成一统江东的成就。

    作为孙策的母亲,吴夫人甚感欣慰,特意写信着人给郭立捎了过来。

    信上首先对大丈夫志在天下的孙策表扬了一番,鼓励他继续努力,为实现孙家光宗耀祖的伟大事业继续奋斗。其次说道家中四弟一妹皆勤奋好学,母亲身体健康,勿用担心。

    在信的最后提到,最近在城里散步时听到有仙人降临,民众皆信其神通,终日焚香祷告,不事生产,恐有妖人作祟。

    信写到这里就完了!

    完了?

    这是在通报工作等待处理吗?郭立疯狂的抓头。

    会稽的妖人就是于吉嘛,他搞的这个简直就是邪教组织,郭立原本就记得要弄死这个兴风作浪的家伙,只是碍于孙策弄死了于吉遭到了报复和天谴,所以郭立不准备回去。

    但是在电视里不是吴国太也在信这个仙人吗?而且还阻挠孙策对付于吉这个邪教组织。而现在却截然相反,还提醒自己后方出事了。

    郭立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杨秋在会告诉他吴国太只是罗贯中为了迎合蜀国设计出来的一个坑货,原型是孙坚的妾,而真正的吴夫人不仅不是吴国太的姐姐,还是一个女中豪杰,文治武功,助益孙权了好几年。

    可惜郭立是不知道的。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邪教组织一定要铲除,于吉也能杀尽量杀掉。

    普通的宗教就算了,于吉搞的这个害得广大人民群众都不想生产劳动了,没人生产劳动哪来的商品,哪来的GDP,啊呸,哪来的粮食,别说士兵了,人民自己都养不活,这是国之根基啊,岂能被如此动摇!

    但自己是肯定不能回去的,回去宰了于吉是很简单,但是要是因为这样真的引起杀身之祸,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能杀于吉的又不是一两个。

    可以在自己手下选一两个文武双全的武将去收拾这个问题,如果非要孙家人出手,孙权就很合适嘛,反正大哥不死,你只能是弟弟。

    那手下文武,杨秋的周瑜和孟进的太史慈已经有工作安排了,而且听说孟进天天有仗打,羡慕嫉妒得手痒痒。

    扯远了,再回来。

    那手下目前比较有能力的还有谁?

    鲁肃?小屁孩一个,还没有展示出他的老成一面,不过也是被同期的周瑜比的太惨了。

    程普韩当黄盖朱治?除了程普其他三个都是肌肉强过大脑的,回去直接打打杀杀早就溜不知道哪去了,邪教组织不一次连根拔起就会遗祸千年。

    至于孙静虞翻之流难堪大任,给一个具体的工作能完成得很好,要他们自己去谋划实施……还是算了吧。

    这么看来,只有程普了吗?作为孙坚留下来的四老,程普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了,虽然都不是顶级,但他在孙坚时期是军师,在孙权时期也是右都督,也可以证明他的能力足堪大任。而且作为老臣他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和权威来行使职权。

    就决定是你了!

    程普接到命令错愕了好一阵,“命程普率本部返回会稽,向主母吴夫人进献寿礼,一切行程部署,便宜处理!”

    这是把老将撤出前线了,进献寿礼需要一名大将,还带兵回去?而且吴夫人一没有做寿的习惯二寿辰也不是最近,献个毛的礼啊!

    是自己功高震主了?但没有收兵权。那是自己说话做事不讨喜?可是命令最后还写了个便宜处理,这是授权不是收权。

    君有命臣不得不从。带着满脑子问号,程普踏上了返回会稽的路,当然他回去之后就能明白郭立的意思,只是为了装深沉搞这么一出郭立也是闲。

    同样闲的还有杨秋。

    镇守巴丘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周瑜名声在外,杨秋一到位就什么事都没了。

    刘表方在这个方向上没有什么强人对峙,稍微有名气的也就是刘磐和其手下的黄忠了,不过那只是一县之长,还被孟进牵制了。

    加上隔着偌大的鄱阳湖,谁没事跑老远来送菜!还不如认真加强防御,别被周瑜打过来好一点。

    内政方面呢原本华歆治下时已经做得很好了,没必要去强加干涉,反而带来不好的效果。

    至于贼寇,那是边远山区的孟进考虑的,巴丘这边治安好得很。

    于是杨秋内政外患皆无,完全没事可做。但又不能不做,自己找点事!要不然进梦境来干嘛?复习资料然后给袁媛补课?

    别说,这还真是杨秋的每日活动之一,这些高深莫测的算术和奇特的文字在其他人眼中,就是神秘和高人的象征。

    果然是主公委以重任的人才啊!不,应该是天才!

    当然也不能只做这件事,既然郭立已经立下豪言壮志,要一统三国,那么就把这个姑且当成目标好了。

    作为智囊型人物,当然周瑜也是有不低的武艺的,但谋略终是本业,所以当前的工作要点是:

    第一寻找更多的人才,比如还没出世的那几个,这个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为就算知道在哪也不一定能请到,不过这一点上,杨秋和孟进的想法一致,不能当战友那也不能当敌人。

    第二是大力生产,广积粮永远都没错,东汉末年本就有很多天灾,加上战争这个人祸,导致地广人稀,因为劳动力的不足浪费了很多耕地,可以开发一些科技种种田。

    这时候有些想念孙怡宁了,要是她在这种事就不会自己来做了。

    但是要是她也加入进来,会穿成谁呢?三国有名的女生在孙吴的太少了,而且大多在这个时期已经是有夫之妇了……

    算了不管。

    第三是练兵,这个比起前两点来说能更快出成效。孙吴缺骑兵,以后进军中原必须要练出一支来,暂时不用想。水军是安身立命之本需要强化,目前更多的是小艇舢板,刘表都能有楼船了,自己怎么能落居人后。

    小船是很灵活机动,但谁会嫌弃蒙冲斗舰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