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诗曰: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充满夏日情趣的小诗出自于一位杀人狂魔高骈之手。高骈写诗云淡风轻,现实中却是杀人如麻。

    高骈祖籍渤海蓚县,出身于汉族名门-渤海高氏(东魏建立者高欢、东魏名将高傲曹、唐代诗人高适等皆来自此家族)。

    高骈爷爷是晚唐名将高崇文,曾凭借一己之力平定西川,荣封南平郡王。高骈本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诗文颇有造诣,书法超群,且熟读兵书,箭无虚发。

    高骈某日出行,闻听空中雕鸣声声,一抬头,只见两只大雕展翼并飞,扑翅掠过,箭术娴熟的高骈说了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随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直指长空,双雕应声而落,众人大惊,欢呼声响遏行云,人称“落雕侍御”。

    一箭双雕,确要有过硬的本领,这位射雕英雄,果然在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声名日隆,历任数镇节度使,验证了自己当初射雕时的预言。

    高骈作为武人,他破党项,退吐蕃,平安南,收交趾,战功累累。后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但他又喜好文学,有不少诗词传世,是晚唐举足轻重之人。高骈有诗一首《言怀》:

    恨乏平戎策,

    惭登拜将坛。

    手持金钺冷,

    身挂铁衣寒。

    主圣扶持易,

    恩深报效难。

    三边犹未静,

    何敢便休官。

    年轻时的高骈,在家国的感召之下,信奉祖辈留传的传统,满腔热血,南征北战,化做声声长啸,确有势不可挡、英气勃发的射雕雄心,在荒无人烟的边陲,一心平虏保国。

    但是在平定南诏后,因为与从前镇守成都的“突将“发生“俸禄“冲突,高骈竟然带人闯入这些“突将“家中,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襁褓中的婴儿,一个不留全部处死。一时间血流成河,哭声动天,仿佛人间地狱,惨不忍睹。一夜间竟然杀死数千人。

    后来黄巢兵起,直指长安,朝廷对身在扬州统兵,肩负宰相之职的高骈十分依赖,举国上下都希望他能出兵护国,扭转乾坤。高骈“下令将出师”。心腹毕师铎替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将军您现在功勋卓著,贼尚未平,而朝廷中已有口舌是非,一旦贼平,则有功高震主之嫌,何不坐山观虎斗,自求多福呢?

    黄巢军入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他不服朝廷节制,并未奉诏出兵,只是命其幕客新罗人崔致远作《檄黄巢文》,出兵至扬州东塘百余日,以虚张声势,此后又上表请唐僖宗巡幸江淮,被唐廷质疑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高骈的小心眼坏了大事。尽管朝廷对其“倚若长城”,奔送诏谕的使者相望于道。但他仍然拥兵不出。唐僖宗终于对这名大唐宿将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只得将都统的兵权移交给曾遭罢相的王铎,对高骈则进行加爵削权的冷处理。

    高骈一向瞧不上眼的王铎号召各镇诸侯讨伐流贼。中和三年四月,长安被官军收复。捷报传来,高骈顿感颜面尽失、威望一扫而光。

    高骈从此意志消沉,他在《写怀二首》中吐露心思:

    渔竿消日酒消愁,

    一醉忘情万事休。

    却恨韩彭兴汉室,

    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满西园月满池,

    笙歌摇曳画船移。

    如今暗与心相约,

    不动征旗动酒旗。

    高骈从此沉湎于崇道之术。他所信任的吕用之等人假意说他将归上清,羽化登仙,将高骈引入歧途。

    毕师铎原是黄巢大将,投降高骈后任淮南都知兵马使.毕师铎高大威猛无人可比,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扬州城内有一歌伎,名曰玉琴,这女子年方妙龄,长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毕师铎见玉琴美貌出众,歌舞俱佳,倍是心爱,包养于城中聚凤楼中。美女也是爱英雄,玉琴靠上毕师铎这样有权有势的武将,自然吃穿不愁,富贵自得。

    一日毕师铎来到玉琴住处,忽闻阁楼上面传来阵阵哭泣之声,毕师铎定睛一瞧,原来是美人坐在床边手帕遮容以泪洗面。毕师铎依偎在玉琴身旁问道:“爱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道:“将军莫问,贱妾已无颜再见将军。”依旧哭泣不止。

    毕师铎一阵迟疑后问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负你了?”

    玉琴扭头哭道:“昨日那妖道吕用之来妾住处,言妾宅有狐妖侵扰,说要为妾驱魔。怎知妖道所言驱魔,竟是将妾奸污,所以妾无颜再见将军。”

    毕师铎闻言火冒三丈,怒摔花瓶骂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言罢便往楼下走去。玉琴拉住毕师铎问道:“将军要往哪里去?”

    毕师铎甩开玉琴怒道:“我当为爱妾杀此妖道,挖心剥皮以谢苍生!”言罢下楼远去。

    毕师铎满膛怒火来见高骈,高骈不知缘故。毕师铎道:“妖道吕用之借驱鬼降魔,奸污了下官的爱妾玉琴,请都督为末将做主,诛杀妖道。”

    高骈道:“毕将军所指玉琴老夫也曾耳闻,她不过是一青楼女子而已,何必因一妓女伤了和气。”毕师铎闻言暗想这高骈如今老迈昏庸,与妖道交情胜过部下将领,便怀恨而去。

    毕师铎越想越气,便招来副将秦彦、秦稠兄弟,对二人说起玉琴被吕用之奸淫之事。秦彦怒道:“大丈夫可杀不可辱,高骈早已被几个妖道蛊惑,将军何不造反?与其纵容妖道害人,不如自立江淮成就霸业。”此言正合毕师铎心意,三人商议已定,便往高邮大营调兵造反。三日后,毕师铎带领一万八千人,以“诛杀妖孽,匡扶政律”为名起兵,直逼扬州。

    吕用之听说毕师铎起兵造反,便向高骈告密。高骈听信一面之词,慌忙遣妖道刘守一往庐州刺史杨行密处求援兵。

    杨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人,二十多岁便揭竿而起,参加起义,后被捕。庐州刺史郑綮被他的英雄气质打动,释放了他。

    公元883年,杨行密被征募戍边,调遣官史假惺惺地问他有何需求。杨行密大吼道:“需要你的头颅!”随即杀死官吏,号令诸营。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不久占据了庐州全境。

    杨行密造反本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因为碰上了高骈的好心情,不仅无罪,而且还被高诗人实授为庐州刺史。

    杨行密是五代人物中被埋没最深的一位英雄,很少有人知其大名,下面这首诗颂扬的就是五代英雄杨行密:

    声震江淮托鼎王,

    名扬天下追风将,

    三十六雄谁为首,

    不记当年俊杨郎。

    杨行密接到高骈的书信,便让刘守一暂住驿馆。杨行密请来谋士袁袭问道:“今高都督邀我发兵讨伐毕师铎,不知可去不可去?”

    袁袭答曰:“下官恭喜刺史大人,此乃天赐淮南于主公呀!”杨行密不解地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袁袭答道:“高骈年老不理政事,迷信妖魔,乃昏庸之人;吕用之等不学无术,以神鬼欺民,乃残暴之辈;毕师铎等本为王仙芝义军,今又反主。这三种无道之人自相残杀却向将军求援,实乃把淮南拱手相赠。将军以毕师铎造反起兵,出师有名。”

    杨行密闻言大悦,次日拜袁袭为军师,部将孙端为先锋,同时斩下妖道刘守一的首级祭旗!然后率一万五千人马浩浩荡荡前往扬州。

    此时妖道吕用之在扬州强征壮年男子组成一支人马,遇到毕师铎大军一战即溃。毕师铎诛杀高骈左右所有妖道。高骈年老无能,无奈让位于毕师铎。

    毕师铎自封节度使,但高骈旧部多有不服;且高骈做官多年,私藏金银宝物甚多,都被毕师铎一人侵吞。高骈旧部心怀怨恨,便放弃要冲,纷纷投靠杨行密。

    杨行密率领大军围困城下,耀武扬威。只见毕师铎将高骈一家满门押至城铎之上,毕师铎对城下杨行密等人叫道:“你等既然说我造反,我现在就杀高骈全家,让你名正言顺。”说完毕师铎把手一挥,高骈的人头顷刻落地,其满门尽遭枭首。

    高骈被杀,杨行密心里高兴坏了!这比自己动手好多了!但杨行密为了感动人心,即令全军将士为高骈戴孝,并于中军设立香案灵位,自己向着扬州城放声大哭。随行将士都被杨行密的大义之举感化,三万人马同仇敌忾,誓言决战。杨行密连哭三日,见将士已生决战之心,即下令攻城。

    毕师铎率领城内守兵突围,一员大将堵住西营门,只见他浓眉虎目,宽脸方口,头戴赤金盔,身披金鳞火红甲,手中一柄紫金大刀,跨下一匹纯白骏马名曰登山雪,此人正是庐州刺史杨行密。杨行密喊道:“毕师铎,哪里逃?”副将秦稠来战杨行密,两个回合便被斩于马下;秦彦也被乱枪刺死。毕师铎抛下大部兵马,率精骑两千人拼死杀出扬州,往蔡州投奔。

    秦宗权被灭之后,孙儒为蔡州刺史,依附于朱温麾下。

    得知毕师铎率兵来归,孙儒对部将马殷说道:“毕师铎常有反主之心,且威猛勇武,留于左右必为我等大患。”

    马殷道:“以末将之见,将军可设个‘鸿门宴’,到时我以舞剑助兴,将军摔杯为号,席间诛杀此贼,以除后患。”

    孙儒以为此计可行,即命士兵大开城门,列队迎接毕师铎。毕师铎见孙儒面如噀血,目若朗星,雕嘴鱼腮,板牙无缝,立即躬身执礼,孙儒也相待甚厚。刺史府内,孙儒宴请毕师铎,宾主互敬,众人畅饮甚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马殷起身扶剑说道:“毕将军久战知兵,末将愿舞剑请将军品评。”说着拔出腰中宝剑舞动。毕师铎有勇无谋之人,见他舞剑反倒看得入迷。

    马殷舞剑众人称好,只见他离毕师铎越舞越近,孙儒见时机已到,将手中酒杯摔在地上。马殷一剑刺怀。这一剑本想毕师铎必死无疑,怎知毕师铎用竹筷夹住宝剑,一声大吼掀翻酒案。酒宴一片大乱,左右侍卫纷纷来围毕师铎,毕师铎以竹筷为武器,竟然连杀数人。毕师铎冲至门口,一将猛然冒出,此人正是马殷。马殷一条蝎尾鞭打向对方天灵盖,毕师铎躲闪不及,命丧门槛。

    毕师铎死后,孙儒吞并了他的兵马。接着令马殷为先锋率兵五万进犯扬州。杨行密闻报对军师袁袭说:“今得扬州如同鸡肋,守护不易,舍弃不忍。孙儒大军将至,真是进退两难。”

    袁袭曰:“孙儒想趁乱夺取扬州。自毕师铎作乱以来,扬州饥民成群难以维济,主公可退避宣州,把这凋零之城让孙儒镇守,以后再见机行事。”

    杨行密退出扬州,扬州人民立即遭到了一场塌天大祸。蔡州军一旦闯入曾经富甲天下的扬州城,立刻凶焰大张,将烧杀抢掠的战争惨祸演绎到了极致。

    孙儒进驻扬州,麾下有一部将肖仁对他说:“当初毕师铎因一歌伎与高骈反目,未想世间竟有如此美貌女子,将军何不招这女子来见。”

    此言正合孙儒之意,即令肖仁去城中寻找歌伎玉琴。未几玉琴被士卒押来,孙儒见其果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于是对她说:“人言毕师铎因你兴兵造反,美人容貌果然不差。今毕师铎以死扬州大乱,我欲与爱姬共保富贵,不知意下如何?”

    玉琴被抓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闻听此言只好答道:“贱妾能够侍奉将军,真是三生有幸。”孙儒见这风尘女子倒也明白,遂令玉琴当夜侍寝。

    不久孙儒军中粮食开始短缺。虽然孙儒归附于朱全忠,但并非朱全忠嫡系,汴梁静观其变。此时军中又发生瘟疫,孙儒不闻不问,整日与玉琴共暖春宵。正是:

    风尘歌伎妩媚娇,

    多有豪杰为折腰。

    乱世河山伤玉腕,

    风雨江淮断丝绦。

    孙儒军中发生瘟疫之事传至杨行密军中,参军戴友规言道:“孙儒军中发生瘟疫,孙儒不闻不问,可见溃败只在旦夕,主公此时发兵正逢时机。”军师袁袭也赞成出兵。杨行密就按二人之劝,率兵三万人大举反攻。扬州因三面被困,漕运商路堵塞,民不聊生,军队虽多却无战心。杨行密率兵攻城,云梯高耸,箭弩频射,扬州兵马难以抵挡溃败而散。

    马殷死守西门,有士卒来报敌兵从南门攻入,孙刺史被擒。马殷拔剑猛砍城垛恨道:“孙儒若不是贪恋妓女,岂有今日被擒之辱!传我将令撤回蔡州。”

    马殷率领所部兵马逃回蔡州。朱全忠认为马殷胆识过人,久留中原必成大患,奏请天子加封马殷为荆南节度使。

    杨行密端坐扬州帅府,有士卒将孙儒和玉琴捆绑押来。杨行密问孙儒:“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我兴兵杀反贼,你却举旗来犯我,是何居心?”

    孙儒答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杀便杀,何需多言!”

    杨行密道:“好,既然如此,我就借你人头以安民心。左右,将孙儒街市斩首。”

    杨行密再看玉琴,果然美貌不凡令人爱怜,有心放她一马。袁袭在旁小声说道:“若非此女,毕师铎、孙儒焉有杀身之祸?”杨行密闻言豁然大悟,乃大声道:“快将此女推出斩首!”

    玉琴听说杨行密要将自己斩首,不由看着他柔声说道:“将军杀一柔弱女子,岂是大丈夫所为?”

    杨行密道:“你若是贞洁烈女,我尚可饶你性命;但你乃扬州歌伎风尘女子,有何可怜?”

    玉琴答道:“孙儒兴兵来犯扬州,杨将军尚且弃城而逃,又何必怪小女子不守贞洁呢?我不从孙儒,其必杀我;我从了他,将军又要杀我!小女子里外是死,岂不可怜?”

    杨行密听她说得有理,于是说道:“本官念你孤零飘泊,受孙儒欺凌也是走投无路,今日饶你一死。”杨行密放过玉琴饶她回家。

    风尘女玉琴虎口余生,另一位忠贞不渝的奇女子却命丧夫君剑下,她就是江淮名将张训的妻子。一袭真珠衣,出入梦幻境。可惜笔者无从查考她的尊姓芳名,只能用张训妻代之。

    张训,生卒年不详,清流(今安徽滁州)人,从小就勇敢强悍。听说杨行密造反,张训觉得“你可反得,我也可反得“,于是毅然来到庐州,加入了杨行密的造反队伍。

    杨行密见到大老远赶来投奔的山里人张训,很是喜欢,就与其畅谈起来,很快他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仅嘴大,而且本事也不小,特别是舞得一手好剑,非常欣赏,就将他留在身边当了一个亲随。

    杨行密在宣州躲避孙儒之际,有一次打了个胜仗,缴获颇丰。杨行密一高兴,立马分发给诸将。哪知道分给张训的铠甲又破又旧,张训觉得很没面子,其妻见状不以为意地说:“夫君不必在意,这一定是主公发错了,等到他明白了,一定会给你换新的!“果然第二天杨行密就问张训所得战利品的成色如何?张训实言以告,杨行密二话不说就给他换发了新的铠甲。后来杨行密进占扬州,又发了笔横财,本着有福同享的原则,杨行密遍赐诸将战马。谁知道发给张训的却是驽弱之马。张妻知道丈夫又因分马之事不高兴,就用宣州时所说的话安慰丈夫。和上次的事如出一辙,杨行密果然问他战马如何,并且问他:“你们家是不是供有神灵啊?当年我在宣州赐给众将甲胄后,当夜梦见一个妇人,穿着一件真(珍)珠衣对我说'公赐张训甲甚弊,当为易之',第二天,我问你果然如此。今天我再赐诸将战马,又梦见那妇人对我说'张马非良马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下轮到张训迷惑了,他一脑门问号地回到家里。几天后张训妻出门,张训找寻自家衣物,偶然翻开其妻的衣箱,发现里面赫然藏着一袭珍珠衣,这下张训更加蒙圈了。想到自己竟然有这样一个能入梦境的“妖人“妻子,张训决定杀之而后快。哪知他的杀心才起,其妻竟然说:“夫君欲负我耶?你虽然能够一剑下城,却仍然不是我的对手。我们之间你死我活,还是让我先你而去吧!“其妻接着指着自己的贴身女婢说:“如果你杀了我,她一定会为我报仇!还是把她也杀了吧。“说完引颈待戮。张训也不手软,长剑一挥杀死主仆二人。

    张训在杨行密麾下历任数州刺史,是一位颇受军民爱戴的地方长吏。公元907年,杨行密撒手人寰,张训当即告老。杨吴朝廷下令慰留,迁其为黄州刺史,没过几年,张训便去世了。杨吴朝廷追赠其为太傅、清河郡公。

    后来张训的儿子迁居父亲曾经一剑成名的常州,号称“常州三杰“之一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烈士便是张训的后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