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章节目录 第一百章 稳步东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因此即便大家都十分认可孙承宗的提议,也同意应该在京师以北加强防务,以防建奴从鞑靼方向偷袭京师,可是大家却都选择了沉默,然后默默祈祷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

    既然没人表态,那么孙承宗的这封奏疏自然就按照朱天启的意思批复了,在收到朱天启的批复后,孙承宗也只能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他倒是也没有埋怨朱天启,或者对朱天启感到失望,因为这里面的难处他也是早就想到了的,会收到这样的批复,也在想象之中。

    因而孙承宗只好给袁崇焕去信一封,命他一定要密切关注建奴军队的动向,一旦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定要及时上报,万万不可有丝毫延误。

    袁崇焕在收到孙承宗的来信后,也猜到了孙承宗送去京师的那封信的结果,不过既然连孙承宗都没办法的事情,他就更办不到了,所以也只好先按孙承宗的命令行事了。

    对于明军的行动,皇太极自然也是有所察觉的,而且他也一直在警惕着明军的一举一动,因为明军的防线在一直往前推进,他现在手下的八旗大军都在察哈尔所属多罗特部的敖木伦一带,后方空虚,万一明军突然大举进攻,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如今的皇太极不是不想与明军正面交战,而是确实实力不允许,去年的宁锦之战,他手下的八旗军损失惨重,至今都没完全恢复元气,以现在的兵力和状态贸然与明军开战的话,结果定然比去年的宁锦之战还要坏得多。

    所以皇太极只能暂缓对明军的作战,积蓄力量,静候战机,已经降服了辽东女真诸部的皇太极,把矛头开始对准了鞑靼人。

    后金对鞑靼人的征伐之战是顺利的,可因为后方的空虚,需要时刻警惕着明军的动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明军的牵制。

    明军方面,袁崇焕虽然也知道建奴后方空虚,可是也并没有贸然派兵出击,仍然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将防线逐步向东推进。

    因为袁崇焕十分清楚,明军与建奴不同,不是冲过去劫掠一番,讨些便宜就行的,而是要收复一寸山河,便要保住一寸,若是现在冒进确实可以收复大片土地,可是建奴大军一旦回援,己方无险可守,最后还是要退回来,如此劳师动众,说不定还要损兵折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且对于现在这样的状态,袁崇焕也是十分满意的,至少自己这边的防线是在一直往东推进的,这段时间来没有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上百里的河山,而且自己现在手里有了充足的红夷大炮,只要设立了新的据点堡垒,袁崇焕就有信心守住它。

    朱天启看到最近兵部递上来的辽东方面的奏报也是十分欣慰的,当即下令给孙承宗和袁崇焕封赏,并犒赏辽东之军。

    对此,内阁之中自然是没有人反对的,毕竟孙承宗和袁崇焕二人上任短短两个月,收复了大片辽土也是事实,谁要是站出来反对那岂不故意找茬得罪人吗?至少就目前看来,孙承宗和袁崇焕正得圣恩眷顾,是皇上重用之臣,得罪他们那不是傻吗?

    除了辽东方面传来的好消息,西北那边的孙元化也给自己递上来了西北军工基地最近取得的新成果——第一批红夷大炮已经铸造完成,威力远胜以往!

    孙元化在成功冶炼出适合用于铸造火炮的合格钢材之后,便试铸了一尊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铸造方法孙元化是早就掌握了的,所以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大炮铸造好了之后,孙元化便让张博裕把火炮运往了山谷之外的空旷之地进行试射,结果是喜人的,这尊红夷大炮的射程和威力都达到了从泰西人手里进口的红夷大炮的水准,但是与孙元化改良后的红夷大炮相比,还是要差一点儿的。

    因为这批钢铁毕竟是第一次使用,还不知道这些用新式高炉和冶炼方法炼制出来的钢铁到底品质如何,为了防止钢铁品质不达标,出现炸膛的危险,所以孙元化没有敢贸然改变大炮的铸造尺寸和口径,只是按照普通进口的红夷大炮的参数进行铸造。

    但是现在从试炮的结果来看,这些新冶炼的钢铁品质,至少比起泰西人的钢铁来,只好不坏!

    孙元化不禁暗暗松了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几乎不眠不休地忙活了一个多月,今天总算是有些成果了,这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整个西北军工基地来说,都是开了一个好头儿。

    孙元化当即下令,开始投入量产,按照新式冶铁技术,大量冶炼“新钢”,而这一次,他直接按照自己改装后的红夷大炮的参数进行了铸造,新铸造的红夷大炮因为铸造材料上的优势,比起自己之前使用铜铁合铸之法铸造的红夷大炮还要好用,威力和射程也略胜一筹。

    孙元化喜不自胜,当即便将这个好消息写作奏疏,派人送去了京师。

    朱天启虽然在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也十分高兴,但在给孙元化的回信中,除了表扬的话之外,也敦促孙元化不要满足于铸造红夷大炮,而是要抓紧时间研制威力更强的火炮及炮弹。

    同时也要注重对便携式火器装备的开发和研制,除了依据自己之前给他的火铳资料,研制燧发枪之外,还要研制一些便携式的小型火炮。

    毕竟重型火炮的威力虽然大,但是一旦安放在某个位置之后,便不易于再次移动,在实战中的机动性实在太低,尤其是对付建奴这种以骑兵为主的敌人时,还是要配备一些便于移动和运输的便携式火器装备,以此来提升军队的机动性。

    孙元化是参与过对付建奴的实战的,因此朱天启让他研制小型火炮和燧发枪这种便携式火器装备的用意,他自然是能够理解的,在之前与建奴的战斗中,红夷大炮往往在建奴攻城时的防守战中才能发挥出很大威力,而不能用于野战,红夷大炮的威力虽然大,但是局限性也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