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风起并州

第239章 榜下捉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关于郑国渠的建设,贾逵也给出了建议。

    荀兴继续说道:“孝武皇帝年间,曾以水利专家白公整治郑国渠,引泔河之水入郑国渠,增加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也保持了郑国渠的“横断”技术,河水能自动灌溉良田。但贾逵认为凡此种种皆不可控。主张泾、渭白渠皆安斗门,并以累石及安木傍固定于壁,仰使牢固。最终实现水旱从人、调控有序。”

    “安置斗门?”张瑞不是水利方面的专家,对此不甚了解,问道:“作何用处?”

    “贾逵主张以三限口闸枢纽控制水渠,实现分水、均水之目的。当一处良田获得足够灌溉,闸门关闭,使水流流向其他方向。而且有闸门为用,闭闸之后,百姓可以从容清理堆积淤泥。”

    河东、太原多能工巧匠,事实上只要官府不歧视工匠,不以“奇淫巧技”诋毁,诸夏民族能发明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像都江堰、郑国渠全是造福数千年的伟大工程。只要张瑞首肯,绝不缺能工巧匠完成这项设施。

    可是如今官府已经征募了两万多名徭役在华阴县修缮潼关,又有三万多的军队在四处征战、布防。

    六万人不事生产,被官府调用,对农业社会而言已是很大的负担。

    鹰扬将军府下的百姓总共也不过一百多万而已。

    官府还打算修驰道,这么多工程不可能挤到一起施工。

    张瑞便说道:“整修郑国渠之事,容幕府综合考量,统筹规划后再做决议。对提升农田产量,贾逵还有何建议?”

    “贾逵之策,增产其二在于增加土地肥力。据言,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氾胜之书》记载:先贤伊尹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贾逵建议以厩肥、落叶、豆箕、河泥为用教导百姓制作堆肥,增加田亩产量。”

    张瑞略有惊讶,厉害了我的祖先,堆肥你们都懂得如何制作。还有你们不会的东西吗?

    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言而喻。别说亩产十石了,能亩产三石、四石就能使生产力翻倍了,将会极大的增强国力。

    “其三为何?”

    “其三为改善生产工具。”

    这一点鹰扬将军府一直在做,便没什么可说的。张瑞继续问道:“贾逵对工商业怎么看?”

    “其主张提高技术,增加手工业产品竞争优势。极力主张重开丝绸之路。我诸夏虽有国难,但异邦却并无离乱,只要能以中原手工品收割异域财富,必然反哺我鹰扬将军府之壮大,从而问鼎中原。”

    张瑞兴奋的抚掌,好一个贾逵!这还是第一个将目光跨越国境的人才。

    眼光并未被局限在大汉十三州之内。

    历史上曹魏就成功的打通丝绸之路,曹丕时期有大量的西域货物送往中原。

    如今自己坐拥关中,便利更在曹魏之上。通过丝绸之路增加财富,是十分明智的抉择。

    果然不愧是曹魏最能肃齐万里的刺史。

    于是张瑞说道:“便以贾逵为今科榜首!其他士子名次亦及时排序,明日清晨张榜公示。”

    当天下午,张瑞便审阅了士子排名,但作为参与科考的士子们却依旧在焦急等待。

    贾逵亦是备受煎熬的一员,整整一夜都未合眼,心中既是激动,又是紧张。

    今朝成绩一出,众人的命运就将截然不同了。

    去岁名列前茅的几名士子如刘胜、王机都已位列高位,执掌一方大权,威严气度令人不敢侧目。

    而名次在后者,如今还在郡县里努力攀爬,声名未显。

    虽说都是为鹰扬将军效犬马之劳,但所有人都还是希望能位居高位,执掌权柄,施展抱负。

    清晨,薄薄的雾气笼罩了整座长安城,天气还带着一股凉意。

    贾逵已穿好衣袍走出厩置的房间,准备去等待黄榜昭示名次。空气中的凉意令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小心翼翼的紧了紧腰间的束带。因为这条裤子还是从妻兄柳孚那里借来暂穿的。要是不慎弄破了,归还时不好交代。

    当贾逵走到张贴告示处时,却见此地已经密密麻麻的围了无数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将附近围的水泄不通。

    而在一旁路边还挺有几十驾镶金戴玉、富贵奢华的马车,有的马车上还装饰有明显女子气质的花藤、丝带,一看便是哪家贵女的车架。

    种种异常情景,令贾逵大感意外,莫非自己走错地方了?张榜处不应该只有几十名士子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怪人群?

    贾逵的疑惑还没弄清,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欢呼:“来了!来了!贴榜的官员来了!”

    随着众人的欢呼,一队腰悬铜印、手持戒棒的小吏气势昂扬的分开人群,一名身穿黑袍的官员双手捧着一卷榜文,不徐不缓的贴到告示栏上。

    此时疯狂的人群立即挤上前去,逐行逐字的观察每个士子的名字与名次。

    不久人群中就传来兴奋的声音:“恭喜季才登科黄榜,名列榜眼,今后必执掌一方权柄,位居高位!”

    “季才?杨季才!是榜眼杨俊!”

    “快为老夫抓住杨俊!”

    “快!快!快!莫要让杨俊被其他人抢走了!能为老夫抓住杨俊者,老夫赏万钱!”

    下一刻人群沸腾,还未有所反应的杨俊就被几名剽悍大汉裹挟着冲出人群,送到一辆奢华的马车旁边。

    马车上一名服饰奢华的老人,脸上堆满了笑容,对惊惶未定的杨俊和蔼可亲的说道:“老夫是河东卫氏族老,观贤侄乃人中龙凤,欲嫁嫡女一名为贤侄红袖添香,贤侄意下如何啊?”

    周围围观的人群,顿时一阵喧哗。

    河东卫氏!

    是鹰扬将军治下出名的巨富之家,守着盐池,贩盐到天下各地,赚取的财富不计其数。娶到这种家族的贵女,能省几十年的打拼,寻常人不敢想象的财富瞬间唾手可得。

    杨俊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拱手回道:“婚姻大事,需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某不敢自作主张。”

    但卫氏族老哪有那么容易放弃,立即开口说道:“贤侄且先莫要着急拒绝,且听听老夫给的嫁妆再做决断不迟!老夫除嫁嫡女外,还嫁滕妾三人,赠黄金千镒、良田千亩、庄园三座、丝绸百缎、手工作坊四座、熟练工匠百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