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风起并州

第138章 雨日谋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个势力中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贤才究竟有多重要,通过与审配交谈一番,张瑞感触良深。

    难怪自古以来能成就丰功伟业者无不是求贤若渴的明君。

    先不论黄河是否泛滥,水淹董卓全军。

    六月河水暴涨是绝对免不了了。

    今天暴雨过后,徐荣再想南渡黄河,尤其是带着大量物资南渡黄河,难度骤然提升了百倍有余。

    大阳县的区区千名守军彻底成为了一支孤军。

    讨论完大阳县守军,贾诩转而提及南匈奴叛军说道:“天降大雨,路面泥泞,不利于铁骑纵横,南匈奴叛军若与白波贼合流,吾等正适合借机一同除之。”

    南匈奴情况比较复杂。现任单于为於夫罗,是南匈奴羌渠单于之子,被立为右贤王,封持至尸逐侯。

    灵帝中平年间朝堂屡次征调南匈奴的兵力来镇压各地起义,於夫罗带领部队来到中原。

    中平五年(188年)由于南匈奴多次发兵帮助汉朝,国内不满,害怕继续征调兵源,于是叛乱,杀死羌渠单于,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

    於夫罗也立为单于,入京晋见灵帝,请求发兵帮助复国,正赶上汉灵帝病危,事情得不到处理。

    同年九月,於夫罗伙同黄巾余党白波军叛乱,进攻太原、河东等郡。

    河东等郡民众武装起来自保,于夫罗掠夺不到什么东西,而兵力受损,打算回归本国,但被国人拒绝,于是留在河东。

    张瑞听闻贾诩之言,便想起了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一些比较有名的事迹,这家伙在汉末非常活跃,不但跟白波军合作,还跟张杨、袁绍、袁术都合作过。

    当然也跟袁绍、曹操等当世豪杰征战过。

    只是这战绩嘛……一败涂地。

    要不是他中途劫持张杨反叛袁绍,来到黎阳,打败了度辽将军耿祉,势力壮大不少,还真不够他挥霍的。

    在游戏中他的各项数据也是惨不忍睹。

    总结起来,这家伙有点像牛辅,出身高贵,活跃出名,但能力一般。

    但张瑞却对这个庸碌平凡的单于抱有极大的杀意,仅次于董卓。

    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孙子叫刘渊,率领匈奴在五胡乱华的风云中立国,史称汉赵。与石勒等人凶徒逆俦,淫酷屠戮,危害华夏。

    别跟张瑞说什么没了刘渊还有刘世民之类的会祸害华夏。

    张瑞只知道除恶务尽,既然历史上刘渊曾经霍乱中华,那提前杀了他绝对不会有错。宁错杀一千,也不发过一个。

    于是张瑞对贾诩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宜早做打算,克灭河东境内匈奴。宁肯放过白波贼,亦要先屠灭胡虏。”

    难得审配没有反对,赞同道:“宜生擒於夫罗,挟单于而以令群酋。使西河郡境内南匈奴自相残杀。若有天赐良机,可遣一重将,统精兵万余,挟於夫罗旗号进军西河,一战降服南匈奴全族!”

    南匈奴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瑞颇感兴趣,说道:“此事便交由正南全权筹划!”

    审配兴奋不已,有主公此言,自己在三军中权威将再升一级,恭敬的拱手,说道:“配必不负主公殷望。”

    审配得了差使,贾诩亦不甘落后,说道:“主公适逢大雨,可大发徭役,于大阳周边挖掘沟堑。围城三道,将不费一兵一卒,锁死徐荣所部。”

    闻言,张瑞略有惊疑。

    目光在审配和贾诩之间徘徊。

    历史上曹军就是用这种方法将审配锁死在邺城当中。

    如今二人对面相坐,竟然又提出了这种方略。难不成天道真有轮回?

    惊疑了片刻,张瑞点头,说道:“此事某会下令赵云、郭淮亲自统兵听从文和先生调度。”

    面对名将徐荣,太原方面还是奇谋屡出,游刃有余。

    归根到底还是张瑞手中掌握的可用之牌远超徐荣太多。

    张瑞不仅仅是建义中郎将,还兼领了河东太守。

    可以名正言顺的征发徭役,大兴土木。

    而徐荣困守孤城,又因为劫掠不得民心。就只能靠武力威慑大阳军民。士绅、黔首无不欲除之而后快。

    城内豪强大族皆愿为太原大军内应。

    徐荣守城则怕有人里应外合,偷开城门,放敌军入城。

    出城则怕豪强部曲强夺城门,断绝大军退路。

    屠杀全城则怕豪强百姓鱼死网破,徒添伤亡。

    毕竟如今西凉军区区千人,已成孤军,死一个人就少一个人。

    仁义二字,平时看不出多大影响力。

    但真到了生死存亡时刻,才会导致境遇天差地别。

    张瑞相信,有此一次深入骨髓的教训,以后徐荣必然会对劫掠深恶痛绝。

    处理完军务,审配笑着说道:“赵子龙才干不菲,当真为可托付大事之人。自兵进河东以来,数次全竟主公军令。昨日傍晚亲军侍卫骑便生擒张绣归营,夜里子龙亲执两员敌将归来。主公可有意接见一二?”

    抓了三名敌将?

    这还真的是出乎张瑞意料之外。

    便颇为高兴的说道:“都带上来。”

    片刻后,三名俘虏被押到堂前。

    三人见到贾诩高坐台上,皆大吃一惊,只是周围卫士锋刃森寒,三人不敢发问。

    张瑞只看了一眼,便确认最左侧的年轻骁将是自己期待许久的张绣。

    除了因为他面相年轻外,最主要的是气质与赵云非常相似,都是器宇轩昂,如利剑出鞘。

    难怪民间有演绎故事说他俩是师兄弟。

    于是张瑞特意对张绣问道:“文和曾言,君勇冠三军,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实乃将才。某将上表朝廷调君入我建义中郎将府听令,助我奉诏讨贼,君可有异议?”

    大汉四百年威严尚在,只要张绣还没想过叛乱,面对张瑞这名正言顺的调令,便很难拒绝。

    换言之,如果连朝堂诏令都拒绝了。张绣必然落得一个抗拒朝堂,不忠不义的恶名。被斩首示众,都是枉死。

    被朝廷大义逼迫,张绣只得无奈跪地,说道:“绣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张瑞露出满意的微笑,抽出谢玄佩刀,亲手为张绣解开身上绳索,说道:“且入军中为假军候,以待重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