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私收赋税罪几许(第一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弘农当地交通修建得如何了?”李隆基开始询问情况。

    他对关尹德有一点印象,不在于关尹德本身,而是弘农县的地理位置。

    弘农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书中,称呼一个地方有很多种。

    常见的为上中下,另外则是望、紧、雄。

    望指当地有文化传承,大家族。

    紧就是紧要之处,雄,代表经济发展得好,同时又能为战争提供资源。

    弘农的称呼便是雄,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

    李隆基不问种了多少地,牲畜多不多,他直接问交通。

    “今年修过路,还清淤一部分,想建水网,学京兆府。冬天使用雪橇,比较方便。”

    关尹德没卖弄文采,用最朴实的话来回答。

    李隆基颔首,自己选的官不错,再问:“钱财可还充足?”

    关尹德紧张了,他悄悄攥一下拳头:“收税了。”

    “税率。”李隆基仔细打量这个县令,胆子不小哇,你敢私自收税?

    “大棚蔬菜,去年开始收,十税一,免去缴税的人家庸和调,收了三万缗,今年一冬想来可翻倍。”

    关尹德眼神像鹌鹑,不敢躲避李隆基的目光,又不能盯着对视。

    “够分吗?”李隆基还问,他问钱大家贪墨了多少。

    没人往上报,说明有资格向上报的人皆拿了好处。

    “初期分五千缗,后期又拿回三千缗,待来年再分。”关尹德低头,五千缗,大家分了。

    “为何?”李隆基觉得有意思,已经拿到手的钱,咋还往回送?

    “修路不够用,与百姓说,所收之税,全用在修路上,可以把路修好。结果拿出去五千缗,就差一段路。”

    关尹德挺无奈的,又不是他一个人贪。

    虢州还有刺史,他拿小头。

    答应百姓会把那段路修好,若修不好,百姓要是到长安上访,私改税赋的罪有多大?

    今天私定税法,明天是否立国?

    大家一看,差一点,赶紧把钱拿回来大部分,修路。

    商量好,明年起,整个虢州六个县全收税,把水网尝试着弄出来。

    等到那个时候,朝廷应该会扩张收税的地方,自己所处,一旦朝廷说收税,赶紧加入。

    全盘算好的,借此机会出政绩,再个人捞一点。

    只要陆路和水路修好,百姓们并不会说什么,百姓享受到了便利。

    关尹德不敢隐瞒丝毫,一五一十汇报。

    “嗯!”李隆基不觉得虢州敢造反,他在等刺史。

    虢州刺史叫郑斐,没在虢州坐镇,善离职守,去河南府了。

    干啥去了不用猜,现在知道收税,保证是去取经。

    河南府在收税,还收尚税。

    虢州知道李易过来时,应该派人去寻关斐。

    但时间上来不及,关斐无法在李易到达的时候归来。

    其他的参军们不敢到这边,怕被问起,躲李易。

    你李易说要解决张氏和黄氏的事情,难道我州府的人还得陪同?

    他们不晓得自己这个皇帝跟着,州府的人不见李易,县令也不见?

    这不就见了,见到了自己。

    “陛下,我能丢官和全家流放不?”关尹德十分害怕,说话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方渠县公,朕此刻乃是方渠县公。”李隆基一边称呼自己为朕,一边又说方渠县公。

    关尹德:“……”

    “县公如何处置我等?”关尹德改称呼。

    “去找李易,把事情对他说,问他。”李隆基哪晓得怎么办?

    “此事如被宰辅们知道,一群官员完蛋,不会容忍。

    李易不同,你只能看他的意思。

    他说保你们,你们就安;他生气,唉!朕爱莫能助哇!”

    李隆基说实话,他不可能自己顶着宰辅们。

    换成李易不同,李易有办法让宰辅们同意。

    “多谢县公,我现在就去找李大夫。”关尹德想通了,他要起身。

    李隆基伸手按住他的肩膀:“现在别去,李易跟永穆公主在一起。”

    “啊?啊!”关尹德高兴了,原来如此。

    随即忐忑,李易会怎样考虑?

    人家这是一大家子出来玩儿啊,行贿李易行不行?让他帮忙说好话。

    嗯……似乎不行,钱不够。

    自己拿到手的不到三百缗,全给李易,李易都不可能正眼看,除非三百后面加个万。

    午饭结束,关尹德找到机会,赶紧小跑着过去。

    到李易面前,他的膝盖一弯。

    “关明府是要练滑冰的蹲身屈腿?弄不好就跪下了,伤膝盖。”李易已经知道情况了。

    吃饭的时候有种大棚的百姓跟他说,说交了税,拿来修路。

    李易当时的回话是:感谢你们为地方建设作出的贡献,路碑上会记载你们的名字。

    其他的话李易未与百姓说,他知道保证有人从中拿好处。

    关尹德听李易一说,又站直:“李东主,你说怎么办?”

    “你们可真是为难我了,你是问我怎么办?你是想让我保你,我得顶着一群文官,不止是三个宰辅。”

    李易嘴上如是说,心中却赞同虢州的行为,把弘农县当试点。

    曾经的华西村就是这样,当时的整体环境不允许搞一些自主经济。

    他们偷摸干,为什么没人抓呢?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就是这么简单,公关做得比较好。

    现在弘农……

    “你们分了多少钱?”李易根本没询问具体情况,似乎一切都了然于胸。

    “我拿到手二百六十五缗,给妻子和孩子买了新衣服,今年冬天家中的肉和蔬菜都够吃。”

    关尹德不敢隐瞒,说出钱数,他是县令,两千缗分了二百六十五缗。

    按照各方面的购买力,这笔钱相当于李易那时的一千万。

    一个县令拿到一千万,是多还是少?

    “今年准备拿多少钱?你们拿到的比例大了,你拿个五十缗还行,也够买衣服和吃好的饭菜。”

    李易不说对错,他说钱多钱少的问题。

    关尹德听懵了,是这样吗?五十缗就行?

    我在问私下收税的处罚,跟具体数字有啥关系?

    “你可能不理解,听我说,为什么是五十缗,有账来算,主要在乎你们投入的多少。”

    李易很有耐心,为关尹德讲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