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韶澈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塑山河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填河与反击(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鄱阳的四面城墙上,一共安置了十二架抛石机。swisen.com

    也不知是往日疏于保养,还是保养银被扣下的原因,其中有三架已经不能再投入使用。

    好在城外的贼人用的是围三阙一战术,所以每面城墙上,仍旧布置有三架抛石机。

    鄱阳城的抛石机,不是“回回炮”、“扭力抛石机”,也非什么“旋风抛车”之类有着花哨的名字。

    魏国一共有着三种等次、只有军队会配置有的抛石机,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

    轻型抛石机,三五人即可施放,石弹重半斤到一斤左右,射程为两百五十步,多用于野外对战;

    中型抛石机,需要用五十至十人不等拉机索才可发射,能将三十斤重量的石弹抛出,射程则有近两百步上下,运用到攻城以及野外作战都可以;

    重型抛石机,那就了不得了,机索需要两百多人才能拉得动,能抛射的石弹重量更是恐怖,达到上百斤,可将人瞬间砸成肉泥!射程也足有百步以上。

    因为重型抛石机十分笨重,使用的时候必须固定抛架,所以只能用于攻、守城池,不适合用在野外运动战上。

    而鄱阳配备的抛石机,正是重型抛石机!

    *

    ……

    值得一提的是,陈子云在拿下葛阳县城时,当即命令所有的匠人、劳力们放下手里不重要的活,全力赶制抛石机。

    寻阳与葛阳的一批、比较有名气的匠人,在逼迫与钱粮的诱惑之下,被陈子云秘密保护起来,不允许外人随意靠近,按着他画出的图纸,直到来到鄱阳城时,成功的赶制出了两架抛石机。

    这两架抛石机和魏国的中型抛石机、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但内中却有很大差别。

    来路是由魏国大将李文师从重型抛石机中改良而来的、襄阳军特有的“襄阳砲”,以及前世的“回回炮”结合起来做出的二不像。

    因“襄阳砲”的抛石机图纸只是改良的产物,并非什么机密,好兵事的陈子云,轻易地从当初武昌书院、锻体堂山主郭敬远处得知而来。

    至于“回回炮”,陈子云就算清楚它的具体结构,也没有任何能制造出来的条件。

    那种吊杆长度达十几米,足能将三个成年男子抛出去的大杀器,可不是随便就能造出来的。

    基于这个因素,陈子云退而求次,制造出了被他命名为“神威”的抛石机。

    “神威”类型跟魏国的、中型抛石机差相仿佛,虽然没有进行过试射,但“神威”的精巧和准度看起来应该要稍胜一筹。

    按它的制造规格,足可以抛射一块五十斤重的石弹、或者同等重量的弹丸,射程理论上能达到一百五十步。

    与魏国的抛石机一样,“神威”采用的也是依靠绞绳产生的力度进行抛射,需要用一百多号人才能轻松使用。

    虽然比不得重型抛石机的威力,但它同样是用绞盘、扭绞索这种使用方法,所以杀伤力也是比较可观的。

    而且,若将石弹换成一斤左右的弹丸,射程远出不少先不说,一下子抛出几十枚,更是可以对大范围的敌军进行密集打击。

    ……

    *

    “抛射!”

    高如进闭上眼睛,对已经将绞盘扭动起来的那批官军发出了命令。

    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使用这三架大杀器对付下面无辜的百姓们。

    先不说这是否为同情、怜悯。

    只要这样做,就算打退了反贼,他高如进的名声也会因此彻底臭了。

    但目下之局,若是放任这些百姓填河,鄱阳城将会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失去第一道屏障。

    为了城内二十万黎民,权且而为之吧!

    随着高如进毅然决然的命令下达,城头上的三架调整过角度的抛石机当即运作起来。

    拉伸到极致的绞绳,猛然收缩。

    顿时,横臂另一端的石弹,飞到空中、如同天女散花一般。

    三架投石机加起来,足有两百多枚的石弹,砸落到城头下的鄱阳百姓人群中,瞬间出现了一大片的死伤。

    这突如其来的恐怖打击,几乎把这些搬运土袋的鄱阳百姓吓傻了。

    从没见过如此之多伤亡的他们,有的在回过神后,开始对城上的官军大声求饶;

    有的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两眼无神,不知在呆呆的念叨着什么;

    甚至有的人直接被溅射而来的鲜血和脑浆吓得昏了过去。

    “继续攻击!”

    已经狠下心来的高如进,面对着下方惨嚎不断的一大片百姓,不为所动,再度对操纵抛石机的官军下达了命令。

    一连两波的密集打击,这些被驱赶填河的鄱阳百姓,在惊慌乱窜中,死伤了两百多人,彻底陷入了崩溃。

    义军的督战队,在连砍了二三十人后,这才勉强将流民们重新压制住,继续驱赶着他们往河里填土包。

    不少义军士兵虽然面带不忍之色,但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这些人不去做,就可能轮到自己上去送死。

    在陌生人的性命与自己的性命之间,该选哪个,似乎很好选择。

    而且,一路从寻阳杀到鄱阳,很多的义军士兵身上。

    已经有了几分真正的军队之人才有的冷酷,内心对生命的漠然也在悄然滋生。

    …

    在刀枪的逼压和死亡的威胁下,被义军强制驱赶填河的流民,经历了半天时间,终于将护城河填出了一条勉强可供通行的路。

    这些被抓来的鄱阳百姓,也因此伤亡过半。

    从义军的阵前,到鄱阳城下,到处都是被床弩、石弹打击出的残肢断骸,留下这一地破碎的身躯,宣告了填河的结束。

    幸存的鄱阳百姓们找到相熟之人,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城头上目睹这一幕凄惨景象的不少官军、团练也在无声的哭泣,士气开始跌落。

    陈子云带着义军高层在城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随后做出了决定。

    “先试探着攻几次城,给鄱阳官府一些压力。”

    随着这个决定下达,傍晚的时候,义军给七万左右的流民,发放的食物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次下降了三成。

    在这之前,流民们每天能领到的食物,仅仅只能吃个半饱,即保证能不被饿死,也不至于走不动道。

    可现在下降了三成,那可真是到了能饿死人的地步。

    很多流民对此忍不住了,尤其是以那些葛阳与沿途收编的流民为主,怨声开始沸腾,随后更是串联起来表达不满,痛斥义军的行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